“報!啟稟大將軍,董卓與呂布突然發兵奪取敦煌,西涼太守馬騰在半路遭到李傕郭祀的伏擊身受重傷,向南敗退。”
君臣二人這裏還沒有商議出個結果,斥候就報來一個大消息,讓郭嘉想從長安郡調兵的話立即胎死腹中。
正在一邊與樊氏玲偶偶細語的馬雲祿臉色大變,撩衣裙就跪在劉稚麵前:“請大軍救救妾身父兄。”
劉稚伸手將馬雲祿拉起,“不要緊張,嶽父既然選擇向南退卻,就是有他的道理,而且我軍無法確定嶽父究竟在何處,如何救援?”
馬雲祿就發起呆了,撲進劉稚懷中大哭。
劉稚道:“嶽父足智多謀,舅兄武功高強,雲祿放心就是。”
馬雲祿哭道:“大將軍,讓我如何放心呢?”
劉稚無奈,向郭嘉道:“奉孝,命徐庶立即派出斥候詳細探查情況,我要知道最詳細的資料。”
“諾,臣這就去辦。”郭嘉明白,董卓占據涼州,並州軍就不能再參加爭奪獻帝之戰,已經是疲憊之師的並州軍,已經無法多方作戰。
“還有,子龍那邊如何?如果攻下鄴城也就罷了,否則,就打住吧,袁紹已經率軍回防,不要跟袁紹硬碰硬。文遠那邊情況落實一下,將代郡、上穀郡、涿郡交還給閻柔等人,配合邢道榮向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進攻,將袁紹的兵馬趕出幽州。”
郭嘉一一記下,轉身去傳令。
放棄代郡、上穀郡、涿郡,既是看早趙愛兒玉麵上,也有更多的戰略在裏麵,現在閻柔率軍回幽州,若是占據三郡不還,就等於要兩麵受敵,閻柔等人回防,就會激發當地士族的強烈反應,無立足之地的閻柔等就會有拚命之心,這時候,劉稚不想再大動幹戈,所以才這樣發令給張遼。
一番大戰,看起來是並州軍勝了,其實並州軍的折損更在聯軍之上,二十萬戰死三成,受傷者眾,實際損失戰鬥人員超過一半,並州軍現在需要休養生息,而不是繼續開戰。
馬雲祿哭聲減小,這美人抽抽搭搭的道:“妾失態,請大將軍責罰。”
劉稚拍拍她小手:“去洗個臉,哭的都像個小花貓。”
馬雲祿急忙向劉稚微微一福,匆匆忙忙的跑掉。
劉稚起身走到地圖前,仔細觀瞧,樊氏玲奉過一杯清茶,劉稚接過繼續看地圖。
樊氏玲輕聲道:“大將軍,我們的形勢不是很好嘛。”
劉稚微微搖頭:“看起來好,實際上不妙,此戰之後,我預計我軍最少損傷超過十萬人馬,所以諸侯去爭奪天子之戰,並州不參加,為得就是抓緊時間休養,待爭奪天子一戰結束,袁紹一定會發兵進攻巨鹿,巨鹿一失,魏郡朝夕不保,躲不回巨鹿,袁紹隻能退出冀州,這會讓袁紹難以接受。”
樊氏玲道:“妾身希望大將軍多休息。”
劉稚點頭。
劉稚想休息,隻能想,聯軍這次吃虧不小,但是,曹操的實力卻一點未損,隻要爭奪天子之戰結束,曹操就會動起來,曹操怎麼動?
劉稚決定對軍隊進行改製,效仿唐軍的配製對軍隊進行重新配製,我國曆史上的唐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王朝,在這個階段,漢民族的構成基本定了下來,而原來橫行歐亞大草原的突厥實力被逐出中國的勢力範圍,而中國的封建製度在這個時期也達到鼎盛階段。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之多得無法計數,而此時,作為國家國防基礎的軍隊又是裝備了些什麼武器呢?
首先是騎兵裝備,在唐以前的南北朝時期的,隨著馬蹬,高橋馬鞍的完善,重甲騎兵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由於重甲騎兵犧牲了騎兵賴以生存的機動性,使得在實際戰鬥中,並不是非常的理想,因此在唐軍中,馬鎧和重甲騎兵並沒有受到重視。
在武器方麵,從古代繼承下來並進行重大改進的戟沒有逃過被淘汰的命運,長一丈八尺的槊(長矛的一種,槍頭較寬)成為騎兵的主要裝備。但是在唐中葉以後,標準的長槍又取代了槊的地位。根據《唐六典》記載,當時槍分漆槍,木槍,白杆槍和樸頭槍4種,每個士兵(包括步兵和騎兵)都裝備1條,長槍運用很廣,除了戰時格鬥外,紮營時可以用作支撐營帳,防守時可以當拒馬,渡河時可以用來捆紮木筏。
而作為另外一種士兵的必備武器-——刀,有2種主要用刀:一種是橫刀(也就是佩刀),當時刀劍的佩戴方法已經從毗式佩劍法,轉化為從伊朗傳入的雙附耳佩係法;另外一種叫陌刀也稱拍刀,是一種長柄2刃刀,長1丈,步兵使用,一般以密集隊形列於陣前,《新唐書》記載安祿山的部將崔乾佑將“陌刀五千列於陣後”時遭到唐軍的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