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大將軍麾下大將顏良文醜率領兩萬騎兵進入南陽郡,這可如何是好?這對於我軍奪回南陽郡是一巨大阻力,眾位將軍有何妙策以對?”
蔡冒道:“南陽郡隸屬荊州,主公收回南陽天經地義,劉稚大將軍因何不顧朝廷法令,派兵進駐?”
眾人都不想搭理蔡冒,這家夥太無能!難道你不懂其中的道理?
一人出列:“主公,臣蒯越以為,劉稚派大將進入南陽,就是為孫堅撐腰而來,而孫堅在主公手中,所以,主公還占主動,臣以為,劉稚大將軍剛與祁鄉侯進行冀州之戰,無心再戰,他派兵進入南陽,隻是給主公提個醒:不可傷害孫堅性命,否則,劉稚大將軍派來的就不是騎兵,而是步兵,荊州之地水網密布,不利於騎兵大規模作戰,所以,劉稚派大將顏良文醜而來,威赫的目的多於開戰。”
劉表精神一振:“如此說來,劉稚大將軍這是在等本州牧主動約談?”
“是,臣以為,要回南陽很難,但是樊城數座城池要回來不難,劉稚大將軍此舉也是說明不想此時開戰,隻要主公給劉稚大將軍一個下台階,此劫既過。”
蔡冒著急道:“劉稚若賴在南陽不走如何是好?”
蒯越道:“劉稚大將軍不走,第一個翻臉的就是孫堅,某倒是希望大將軍不退出南陽。”
蔡冒還要說話,劉表已經哈哈大笑:“正是如此。”
蔡冒很不服氣:“主公,雖然劉稚大將軍實力雄厚,我荊州實力也不一般,末將以為,不如斬殺孫堅祭旗,與劉稚開戰。”
蒯越道:“我荊州何人能敵顏良文醜?”
蔡冒道:“文聘將軍勇冠三軍,何懼顏良文醜?”
蒯越搖頭:“文聘將軍雖勇,但,好漢難敵四手,何況劉稚大將軍麾下還有趙雲、典韋,文聘將軍擋住顏良文醜,何人擋住趙雲典韋?”
蔡冒氣的之跺腳,卻是想不出誰人還能擋住趙雲典韋。
劉表笑道:“就這樣吧??????”
蔡冒忽然靈機一動:“主公,臣保舉一人,可敵劉稚。”
劉表皺皺眉,但,蔡冒是嬌妻蔡氏的弟弟,這個麵子得給:“何人?”
“劉備劉玄德。”
“玄德?”劉備一皺眉。
想當初留下劉備兄弟三人就是想借劉備三兄弟的本領防禦曹操、劉稚這些人,但是,蔡氏一直對劉備不喜,劉表不想拂逆嬌妻,同時,劉表對劉備心中也有戒意,就把劉備遠遠放在新野。
此時聽聞蔡冒提出以劉備三兄弟抵禦劉稚,劉表焉能不皺眉?
蔡冒鼓如簧之舌:“主公,劉備是狼,劉稚就是虎,正好讓他們兩敗俱傷,而主公手中還握有孫堅這張王牌,隻要劉備與劉稚打的兩敗俱傷,主公就可趁機兵不血刃的得回南陽。”
劉表心動了,這確實是驅狼吞虎之計。劉備三兄弟雖然有才,但是卻沒法控製,不如讓他去跟劉稚狗咬狗一嘴毛。
劉表看向蒯越:“異度以為如何?”
這個蒯越可不是簡單人物,蒯越字異度,是荊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輕時頗具名望。大將軍何進也因為聽聞他長於計略,於是聘請他作東曹掾。蒯越曾勸何進要先發製人,盡快把宦官殺掉,但何進猶豫不決。蒯越因而預料何進必會敗亡,於是便向何進申請出任為汝陽令。果不其然,何進最後為宦官所害,蒯越卻轉危為安。
初平元年,北軍中侯劉表應朝廷命詔赴任荊州刺史,卻對當時的局勢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請蒯越及其兄長蒯良與同蔡瑁共謀大事。劉表對其極為看重。
蒯越道:“蔡將軍此計也不失為一策,但,主公須小心劉備與劉稚暗通款曲。”
蔡冒道:“這有何難?指令劉備率本部兵馬攻打劉稚便是。”
蒯越道:“幾千人馬對戰劉稚大將軍數萬精兵這仗還用打嗎?蔡將軍這是逼著劉備向劉稚大將軍投降。”
蔡冒哼聲道:“既然如此,本將軍親自為將,命劉備三兄弟為先鋒,看劉備還敢與劉稚暗通款曲,若被本將軍抓住,定斬不饒。”
蒯越搖頭:“請主公定奪。”蒯越不想跟蔡冒爭吵,掙也掙不個頭緒。
劉表道:“玄德可率兵出征,卻要拍一個監軍,張允!”
旁邊閃過一將:“末將在!”
“你為監軍,拿我令箭,見機行事。”
“諾,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