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歸降(1 / 2)

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幕府之中,一般有長史、丞、參軍、主簿等官職。

趙雲就是劉稚的中軍將軍。

趙雲立馬橫槍,大喝一聲:“此路不通!”

於夫羅心說:不通也得衝啊!

強打精神望前就衝。

趙雲將十萬大軍分成五部,張郃、高覽、劉辟、武安國各領一部,成五方大陣就把南匈奴的去路牢牢堵住,戰陣一擺開,豈是這些殘兵敗將能頂著住?

前後夾擊之下,南匈奴大軍潰不成軍,於夫羅也死在亂軍之中。

左賢王劉豹臨危受命,帶著殘兵敗將逃出去,再回頭看,十萬精兵隻剩下不到三成,各個帶傷,比上一次還慘,怎麼辦?

左右一商量,隻有一個辦法——請降。

反正投降也不算丟人,南匈奴本就已經歸了大漢多年,再投降一次也無妨。

很快,劉稚就接到降書順表:南匈奴請降。

劉稚冷哼一聲:“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難得清閑的甄薑、甄脫正在閑聊,聞聽立即道:“將軍何意?想將南匈奴消滅嗎?”

劉稚道:“消滅南匈奴誰給本將軍養馬?”

命廖化為河套地區總領將軍,監控南匈奴養馬,下令:南匈奴武士凡五百人之上調動著必須經過廖化這個總領將軍的同意,否則,以反叛論處,就地格殺勿論。

廖化得了這差事,大喜,就差把自己的場子肚子都掏出來給劉稚看。

劉稚叮囑廖化一番:“匈奴人反複無常不可信,須小心,他們存在的價值——給本將軍養馬,若是戰馬供應不上,既是匈奴人的罪責,更是你廖化的大罪。”

對於這個初期就追隨自己的將領,劉稚還是有所偏愛,廖化武功不高,卻是忠心耿耿,自己自然要照顧一些。

廖化拜服於地:“臣一定為主公飼養千萬匹良馬,否則,無顏再見主公。”

廖化走馬上任,龐統、趙雲率大軍回並州休整,所得財物劉稚收入府庫一半,其餘一半全部賞賜與眾將和士卒,令士卒感恩戴德。

此戰最大的收獲就是獲得戰馬數萬匹,可惜有馬無兵,文醜說出這次騎兵對戰的弊端:漢軍騎兵馬上作戰的本領遠遜匈奴人。

對此沒有好辦法,隻能加緊訓練。

文醜道:“主公,臣聞匈奴人與自己的坐騎日夜不分離,是否我軍士兵可以仿效?”

劉稚歎口氣:“二哥,真正的騎兵就需要騎士與戰馬日夜在一起,這樣才能達到人馬合一,這麼多年來,中原缺馬,騎兵已經忘記這個不成文的規定。”

文醜大嘴一咧:“那就好,從今天起,我軍騎兵就與戰馬結伴。”

一聲令下,騎兵自此與馬結伴,果然,人與馬的整合度飛快加深。

這天,劉稚正在與郭嘉議事,忽然有人來報:“啟稟將軍,北海孔融求見。”

“北海孔融?”劉稚搖搖頭:“我與他沒什麼交情啊?他來作甚?請他進來。奉孝,代我迎接一下這個孔北海。”

“諾。”

不多時,郭嘉陪著孔融進來。

一見到劉稚,孔融立即做了一件讓劉稚很震驚的事情——孔融撩衣襟跪倒行大禮:“驃騎將軍,孔融是來投靠將軍的,請將軍收留。”

劉稚已經,急忙起身扶起孔融:“孔將軍何必行此大禮?快請坐,發生何事?”

孔融落座,慢慢將北海丟失一事將來,“將軍,孔融與三萬將士無家可歸,特來投靠將軍,請將軍收納,隻求有個安身之所即可。”

劉稚又驚又喜,孔融可是當世名士,引兵三萬來投,當真是天降喜事。

劉稚道:“多謝孔融將軍看得起劉稚,並州地大,自有將軍立足之地,將軍若不嫌棄,就位並州刺史如何?”

孔融大驚,急忙起身行禮:“不敢!孔融隻求容身之地即可,絕不敢當此重任。將軍若如此,孔融隻能另投他處。”

兩人一番推扯,最後孔融出任並州長史一職,劉稚大喜,設宴為孔融接風洗塵。

大戰結束,公孫瓚和馬騰送來禮物祝賀,劉稚想起:龐德哪裏去了?怎麼還不見來?莫非馬騰舍不得了?不應該啊!

想到這裏,劉稚一拍頭——公孫寶月呢?這美人回去勸說公孫瓚已經半年之久,與南匈奴作戰都已經結束,怎麼還不見這美人回來?

劉稚立即讓胡車兒給公孫寶月送去南匈奴王宮中所得一串珍珠項鏈。意思很明確——人呢?

劉稚站在台階上看天,一會兒想公孫寶月,一會兒想龐德,就看到一名丫鬟帶著一名郎中匆匆而來,劉稚一招手:“誰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