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終於得到消息,不禁哭倒於地,眾將急忙扶起,曹操咬牙切齒的道:“陶謙老兒竟敢縱兵殺我老父,某必定血洗徐州,方解心頭隻恨。”
得知曹操引大軍來攻,陶謙也鬱悶啊,這才是拍馬屁沒拍好,給拍到馬蹄子上去了,誰想到張闓這麼大的膽子,竟然見財起歹意,殺盡曹嵩全家。
眼見曹操引兵殺來,陶謙隻得引兵出迎,遠望曹軍如鋪霜湧雪,中軍豎起白旗二麵,大書報仇雪恨四字。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陶謙亦出馬於門旗下,欠身施禮曰:“某本欲結好明公,故托張闓護送。不想賊心不改,致有此事。實不幹陶謙之故。望明公察之。”陶謙心說:我想拍你馬屁,其他的事情不管我的事啊。
曹操哪裏會相信?就算是真的又怎樣?正愁沒借口打你,你自己送上門來,不打你都對不起你!
大罵:“老匹夫!殺吾父,尚敢亂言!誰可生擒老賊?”
“末將願往!”夏侯惇應聲而出。
陶謙哪裏敢與夏侯惇對陣?慌走回歸本隊。夏侯惇趕來,陶謙麾下大將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曹操令旗一擺,全軍壓上,徐州軍不敵,敗回城中。
陶謙敗回城中,不禁長籲短歎:“曹操勢大,徐州不保矣,老夫已經年邁,死不足惜,隻恐曹操縱兵傷我百姓,不免令老夫死不瞑目。”
眾將中閃出一人:“使君,為今之計,隻有求援。”
曹豹皺眉:“此時能向誰求援?糜竺,你休要誤導主公。”
糜竺字子仲,乃是徐州富商,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仆、食客近萬人,富可敵國。被徐州牧陶謙聘為別駕從事。
糜竺心有成竹的道:“可求助之人甚多,遠有驃騎將軍、並州牧劉稚、荊州牧劉表,實力強大,非曹操可比。”
曹豹道:“他們在何處?先不說他們是否會相助,就算答應相助等他們率兵趕來,得到何年何月?”
糜竺不慌不忙:“近處還有四世三公之後袁紹袁本初,北海相孔融更是正直之輩,某還知一人,有他相助必可破曹操大軍。”
陶謙道:“子仲所說何人?”
“平原相劉備劉玄德,此人忠厚敦良,乃中山靖王之後,兩位義弟,名喚關羽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若能將他們請來,何懼曹操?”
陶謙道:“當下該請何人相助為好?”
糜竺道:“袁紹一直與曹操不睦,可請之,但是袁紹心思極大,隻恐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臣以為請北海相孔融與平原相劉備最為合適。”
陶謙略作沉吟:“好!就請孔融和劉備前來徐州。”命手下陳登去請孔融,糜竺去請劉備,自己提起精神,厲兵秣馬準備守城。
不提糜竺前往二地請救兵,單說實力愈發強大的袁紹,自從擊敗青州牧劉岱得取大部青州,袁紹心中非常高興,日日操練人馬,準備向劉稚發動進攻,將其餘冀州五郡奪回來。
忽聞曹操以替老父報仇為名向徐州進攻,殺的陶謙毫無還手之力,徐州堪堪不保,袁紹心裏就犯核計,急忙將文武眾將招來商議。
審配道:“不好!前番曹操得了袞州,實力大增,又從劉稚手中搶了天子,現在若再讓他搶得徐州,他的實力將進一步增加,甚至於超越主公之上,是以,絕對不能讓他搶得徐州。”
逢紀道:“正南所言極是,主公絕對不可讓曹操得勢。”
袁紹聽完,不由得虎目圓睜:“既如此,某立即發兵,看曹阿瞞如何能得取徐州。”
袁紹命大將韓猛領兵十萬向徐州進軍。
再說陳登前往北海求助,北海相孔融,字文舉,魯國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這一日,有人報徐州陳登至。孔融請入見,問其來意,陳登取出陶謙書信,言道:“曹操攻圍甚急,望將軍垂救。”
孔融道:“我與陶恭祖交厚,元龍又親到此,如何不去?隻是曹孟德與我無仇,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從,然後起兵。”
陳登道:“曹操倚仗兵威,決不肯和。”
孔融笑道:“咱們先禮後兵就是。”
正商議間,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前來。孔融大驚,急點本部人馬,出城與賊迎戰。
管亥出馬,大喝一聲:“我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怒斥:“爾等逆賊,不思早早歸化,竟來搶糧!豈有糧米與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