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進西涼(2 / 2)

公孫寶月好奇道:“將軍,我父如何走了敗筆?”

劉稚道:“劉虞在幽州廣有仁愛之名,與氏族關係極佳,殺了劉虞就等於得罪了幽州氏族,得罪了幽州百姓,嶽父可以取而代之,卻不改殺之,至少不該這時候殺之。”

曆史有時候就是這麼作弄人,原本以為劉虞一死,公孫瓚和劉虞這一對冤家的恩怨應該就可以結束了,可偏偏公孫瓚自己又不爭氣,在他統治下的幽州民怨沸騰,烏煙瘴氣。老百姓自然也就懷念以前政績顯著、勤政愛民的劉虞了。

漢獻帝興平二年劉虞的舊部鮮於輔、齊周、騎督尉鮮於銀等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率兵為劉虞報仇。烏桓峭王也率其部落及鮮卑騎兵七千餘騎為之複仇,最終大敗公孫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袁紹乘機聯合了鮮於輔及其它少數民族的隊伍,率兵十萬進攻公孫瓚。此時的公孫瓚眾叛親離,無法抵抗,建安三年被袁紹斬殺。

現在袁紹當然打不到公孫瓚,隻看公孫瓚此時的路數,跟上一世一模一樣,至破案用不了多久,公孫瓚的手就會向自己這邊伸來,自己應該怎麼處理?公孫瓚的野心非常大,絕對不會滿足於幽州六郡,隻希望公孫的頭腦不會像上一世那般發熱。

聽完劉稚的解釋,公孫寶月柳眉輕顰,“將軍,似乎我父真的操之過急,現在可有補救之法?”

劉稚道:“希望嶽父愛民如子,緩和與氏族的關係,時間久了,其他人自會忘記劉虞,對於劉虞舊部,應用懷柔手段,不可一律殺之,否則,必將物極必反。”

公孫寶月想了一陣:“嗯,不如我回去勸勸我父?將軍以為如何?”

劉稚點頭:“盡力而為吧,寶月快去快回,這裏才是你的家。”

“諾。”公孫寶月深深看一眼劉稚,拜別劉稚回幽州。

龐統與文醜遠征遼東終於有了結果,不出劉稚所料,公孫度怎麼會是二人的對手?這個時候公孫度還沒有成氣候,被兩人擊敗屬於情理之中。龐統送來公孫度的降書順表。

遼東打下來了,誰去治理?

相對而言,遼東的重要性遠不如中山五郡、長安郡、並州,所以龐統和文醜不能留在遼東。

再三思考之後,劉稚下令將諸葛瑾升為遼東太守,武安國為都尉,即日赴遼東,二將臨行前,劉稚將二人喊來仔細叮囑一遍,又交給他們一份地圖,然後二人才上任。

簡短捷說,龐統和文醜接到劉稚命令,將遼東交與諸葛瑾與武安國,打馬直奔晉陽而來,劉稚迎出城門之外,讓龐統和文醜受寵若驚,急忙滾鞍下馬,大禮參拜。

劉稚將二人扶起:“一路辛苦。”

劉稚將龐統封為治中,與郭嘉一同替自己治理並州,文醜封為左軍將軍,二人歡歡喜喜上任。

文醜道:“主公,如今老賊董卓已經西遁,這司隸的大好河山其能有袁紹分去?末將願領兵向進攻袁紹。”

劉稚擺擺手:“二哥不要著急,連番大戰,我軍已經極為疲憊,不如先修養一陣,再做道理。”

文醜很是不服氣,劉稚就向典韋一擺頭,典韋上前:“二弟,久不與你飲酒,某很是思念,走,與某家喝酒去。”不由分說,拉了文醜就走。

不提劉稚這邊將養生息,單說董卓率眾回西涼。

此時的西涼早已經有主,那是董卓舊部馬騰與韓遂,隻是此際卻已經不同以往,董卓進京弄得天怒人怨,此時率兵退回,二人怎肯接受?

二將一商議,決定引兵抗擊。

韓隧道:“董卓麾下二十萬西涼兵皆是精銳,再有溫侯呂布勇不可當,隻宜深溝高壘,堅守以拒之。待他們兵糧盡,必將自退,然後引兵追之,必可擒矣。”

旁邊閃出一將:“不過區區董胖子而已,何足掛哉?”

說話者是一位少年將軍,麵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

馬超上前:“父親,叔父,董卓遠來,精神必疲憊,若在當頭一擊,必能讓董卓不敢再進西涼。”

這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

馬騰點點頭:“我兒英勇,賢弟如何看?”

隻看馬超年輕氣盛的樣子,韓遂知多說無益,幹脆點頭。

當先,馬超引兵三萬出關向董卓殺將而去。

董卓為保,不禁歎道:“果然物是人非,小小馬騰韓遂竟然敢擋老夫大軍!你等何人去將馬騰之子誅殺?”

一邊閃出二將,齊聲道:“李蒙、王方願往。”

二將也是追隨董卓的老人,武功僅在李傕四人之下。董卓見了歡喜不已:“好!”點三萬人馬與李蒙、王方。二人忻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