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道:“大人,貂蟬自幼蒙您大恩,方有今日,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王允:“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賊臣董卓,將欲篡位;外地諸侯火勢力有不逮,火勢鞭長莫及,朝中文武,無計可施。董卓有一義兒,姓呂,名布,驍勇異常。我觀二人皆貪色之徒,今欲用連環計,先將汝許嫁呂布,後獻與董卓;汝於中取便,諜間他父子反顏,令布殺卓,以絕大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
貂蟬道:“為國除奸,小女子萬死不辭。”
王允道:“事若泄漏,我滅門矣。”
貂蟬道:“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
王允拜謝。
且不說王允這裏要用連環計謀劃董卓與呂布,再說劉稚,眼見並州日趨安靜,劉稚就感覺該是迎娶伏壽之時。
正式迎娶伏壽,等於將自己的手伸進廟堂之上,自己現在駐軍並州,董卓也會顧慮一二。
想罷,劉稚將郭嘉、徐庶二人喊來商議對策。
“王司徒與聯手於我對付董卓,然我身在廟堂之外,空有力而用不上,今番,我打算正式迎娶伏壽,爾等有何看法?”
郭嘉道:“主公萬金之體,前往長安隻怕不妥,臣以為,迎娶伏小姐可以,但是,主公萬不可前往長安。”
徐庶道:“奉孝之言甚是,請主公千萬不可冒險。”
劉稚笑道:“爾等先不要急著下定論,先聽我慢慢講來。陛下先封我為並州牧,又封我為衛將軍,於情於理,我都該進京麵聖,我打算現上奏表,若是得到回信,我在進京,當然不會單槍匹馬,而是由天子旨意率軍進京麵聖,一來麵聖,二來迎娶伏壽,三來震懾一下董卓,爾等意下如何?”
二人道:“若是率大軍進京,確實可行,隻是,董卓會同意嗎?”
“董卓若不同意,豈不是等於怕了我劉稚?”
三人不禁大笑。
正在此時,典韋來報:“主公,外麵來了三人,自稱是來投奔主公,請主公示下。”
劉稚不禁一喜:終於有人主動來投嗎?
“好,待某親自出迎。”
這叫禮賢下士。
劉稚在幾人的陪同下來到州牧府外,一抬頭,劉稚就是一楞,當前一人麵如重棗,黑眉長髯。冷眼這麼一看,跟關羽關雲長長得差不多。就是眼睛大點兒,不是鳳目。
別人不識此人,劉稚可是太知道他——魏延為文長。
魏延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空有一身好武藝,一生顛沛遊離,保了三個主人,沒有一個信任他。劉備對魏延稍好些,又碰上個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諸葛亮,壓製了他一輩子,有功不獎,出好主意也決不采納,死後還不忘把他置於死地,真是十足的悲劇人物,要說魏延品性怎麼也好過三姓家奴的呂布,而呂布再不濟也還霸占一方,最後轟轟烈烈地戰死,強過窩囊一生的倒黴蛋魏延。
在魏延左邊,是一個三旬左右的大漢,一臉的精悍之色,劉稚卻想不起他是誰,在魏延的右邊是一個麵色發黃的少年,一雙眼睛極為有神,他又是誰?
劉稚上前一步,向魏延道:“今日喜鵲枝頭鬧,某一直在思考有何喜事,原來是文長到來,可喜可賀。”
魏延眼珠子一下子就瞪起來,不相信的看著劉稚:“使君認得某魏延?”
劉稚笑道:“想當日某下荊州,先訪奉孝、士元,欲再訪文長,可惜天下諸侯伐董卓,打亂某得計劃,正思索再下荊州訪文長,沒想到文長主動來尋,劉稚之幸也。”
魏延急忙道:“小人來的匆忙,請使君莫怪。”
劉稚道:“怪是要怪的,隻怪文長來的太晚。必須罰酒三壇。來來來!快與某進府。”
上前一步抓住魏延手腕就走。
魏延驚喜至極,來投劉稚本就是抱了一線希望,隻是自己默默無聞,魏延一路上很是忐忑,沒想到劉稚給他一個大驚喜。
魏延急忙納頭就拜:“主公在上,魏延拜見主公。”
“好好好!某這裏就是缺乏文長這樣智勇雙全的猛將,文長暫為將軍,待有了軍功,可為郡守。”
魏延高興地差點蹦起來,再次拜謝,然後想劉稚道:“主公,這兩位兄弟隨臣一通來投主公。”
劉稚點頭:“文長的兄弟,就是某得兄弟。”
魏延感激的要趴下了。
指著大漢道:“主公,此人名叫劉辟,一時糊塗走了斜道,現在改邪歸正,隨臣來投主公,請主公不計前嫌。”
“劉辟?黃巾渠帥劉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