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橄欖枝(3 / 3)

製造完畢劉稚的弟弟,穆王派人送出聘禮,這門親事就算定下,至於何時迎娶,就要等劉稚歸來。

公孫瓚得到明確答複,大喜。立即出兵向河間郡逼近。

劉稚頭疼事解決掉,袁紹的頭疼事還在頭疼。

很快,劉稚就得到公孫瓚出兵的消息,劉稚想:袁紹會不會擔心的睡不著覺?

還沒等來幽州的消息,長安的消息先來了!

董卓再次派出太傅馬日、太仆趙岐捧著聖旨前來調停,袁紹再一次迎出數十裏之外將兩位欽差迎進大營,設盛宴款待。

袁紹為什麼這般禮敬,當然有原因,麵前的劉稚是個難鬥的蟈蟈,北麵公孫瓚又蠢蠢欲動大兵南下,在打不出結果,自己隻能退兵,馬日和趙岐來的正好,正好讓自己體麵退兵。為了讓兩位欽差給自己出力,袁紹當然要禮遇二人。

劉稚得報,心中很是不悅,郭嘉道:“世子,這是董卓的挑撥離間之計,董卓借助調停戰鬥,又可大漲自己的威風,世子不可不防。”

劉稚道:“我正為此時煩惱,奉孝有何對策?”

郭嘉道:“挑起戰爭的也不是世子,也不是我中山國,所以,中山國的損失要有個交代,否則,仗勢欺人之事是不是可以隨便做?”

劉稚不禁微微一笑,手指一點郭嘉:“奉孝不愧鬼才也。”

郭嘉忙行禮:“多謝世子誇獎。”

郭嘉這段話的重點是最後一句,既然袁紹仗著自己勢大,想打便大,打不贏便接受調停,是不是我中山國以後也可以這樣做?看誰實力不夠,就去出兵打一通,打贏了算自己的,打不贏朝廷出來調停?

兩位欽差真敢接話,隻怕劉稚立即就會發兵,看誰力弱就去打誰。

如果不是這樣,袁紹主動挑起事端,我的損失袁紹來彌補還是董卓彌補?

這叫什麼?這叫實力!

袁紹四十萬兵馬打了半年沒把劉稚擊敗,這就是劉稚的本錢。

第二天,劉稚見到這兩位欽差。

袁紹迎出大營數十裏,而劉稚卻是連大帳都沒出,隨便派個人將這二位接進來。這把這兩人給氣的,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真想甩手就走。

進入大帳,隻見劉稚穩坐案後,連起身的意思都沒有,這兩位不由得火往上撞。

“大膽劉稚,竟然敢藐視欽差。”

劉稚翻翻臉皮,上下打量一下這兩位所謂的欽差,忽然一拍桌子。

“啪!”

嚇得這兩位一激靈,立即想起這裏是冀州,這裏是中山軍大營,不是長安城,氣焰不由地減了一分。

劉稚冷笑:“爾等奉奸賊董卓之命前來冀州無事生非,還敢冒充欽差?來人,將他二人扒掉衣衫,倒負雙臂捆住,拉出去遊街示眾。”

啊!這兩位差點坐地上,不帶這樣玩的,真要這樣,這兩位還有臉活嗎?

馬日立即道:“世子,我乃朝廷命官,奉旨前來,世子既為大漢宗親,因何如此失儀?”

劉稚冷笑:“你也知道本世子乃是大漢宗親,本世子問你:爾等因何不先來本世子大營,而是先去袁紹營中?袁紹不過是區區祁鄉侯渤海郡太守,本世子是何等身份?要屈居袁紹之後!好,你既然跟本世子講規矩,你們的衣服本事先不扒,來人,將二人拖出去重打二十軍棍,打醒這些奴才!讓他們明白什麼才是大漢的規矩。”

馬日趙岐一拍頭:我的天!我們怎麼忘記這位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