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泰悅山,典韋先歸。

“啟稟世子,典韋歸來。”

典韋推薦山倒玉柱行大禮,劉稚急忙道:“大哥免禮。”

典韋起身,從背後取過一個包袱雙手奉上:“世子,末將果然在世子所說的井中找到此物,請世子查看。”

劉稚的手就一顫,真的找到了!

一招手,典韋捧著包裹走過來,將包裹放在桌上打開,登時瑞氣升騰,裏邊兒是一顆玉印,這顆印是四寸見方,壞了一個犄角兒,用金子鑲著,在這印上,刻著五條龍,背麵有八個篆字:授命於天,即壽永昌。

這是什麼?

傳國玉璽!

典韋去洛陽幹什麼?就是去找傳國玉璽,書中寫得很清楚,孫堅就是從井中找到傳國玉璽,劉稚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原則,派典韋前往洛陽,先孫堅找到那口水井,查看是否真有傳國玉璽,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劉稚拖著傳國玉璽,笑道:“有了你,本世子頭上的烏紗帽就要大大的換一頂。”

典韋愕然道:“世子要拿玉璽換官?為什麼不留下?”

劉稚笑著搖頭:“大哥,玉璽乃是天子之物,我留著豈不是簪越?天下諸侯聞聽,眼珠子還不綠了變成餓狼向我撲來?所以,這東西要還給天子,讓天子大大封我一個大官,這樣,天下英豪才會來投,我們的力量才會越來越大。”

典韋摸摸大頭:“嗯,世子這樣一講,末將似乎明白了。”

劉稚將傳國玉璽收藏,大軍啟程這一日就來到泰悅山,大小喬、諸葛姐妹迎出大營,小喬喊一聲,什麼也不顧的就撲進劉稚懷中,大喬和諸葛雲雪雖然較為矜持,沒有像小喬一般撲進劉稚懷中,但美眸中射出的柔情足以將頑石融化。

是夜,自然是郎情妾意好的蜜裏調油,劉稚先把大喬揉碎,再悄悄把諸葛雲雪搖碎一身花骨,這才很遺憾的不得不孤枕難眠。

劉稚在泰悅山歇兵三日,然後啟程向中山進軍,徐庶引兵一萬,與徐晃帶領百姓緩行,劉稚自帶大軍星夜兼程趕回中山。

路上,探子傳來消息:劉玄德為平原相,在守地養軍。

兗州太守劉岱首先發難,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辭不與,劉岱引軍突入喬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劉稚得報,隻是歎息一聲,也不多做評論,隻是將戰報傳與眾將得知,然後加緊行軍速度。

“世子,那個美人伏壽,是不是世子新招來的妃子?”

問這話的絕對不是大喬和諸葛姐妹,隻有純真活潑的小喬才敢出此豪言壯語。

看著小喬充滿求知欲的大眼睛,劉稚能說什麼?

腦海中浮現出後世對伏壽的評論:伏壽皇後出生書香門第、官宦豪門,父親伏完曾任輔國大將軍。天生麗質、素有主見,假如她不嫁入漢室皇家,她絕對可以成為某個世家豪門闊太太。可惜嫁給了亂世天子那一天,就開啟了她悲劇的序幕。

伏壽嫁給漢獻帝就沒有過安生日子,漢獻帝九五之尊都過得朝不保夕,沒有能耐也沒有情義保護他的媳婦們。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率領西涼軍反攻長安,漢獻帝扔下媳婦們自己偷渡黃河逃跑。自古皇家多薄情寡義,伏壽隻好自尋逃命的法子,倔強的她靠著吃糠咽菜生存了下來。

無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窩囊皇帝滿山走。漢獻帝已經被前任劉辨的下場嚇破了膽,安心做各路軍閥隨意爭搶的棋子。但是伏壽皇後不認命,她還想與命運抗爭,不隻是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孩子和那不中用的皇帝老公。

當董美人死在她們麵前的時候,伏壽似乎看到了她將來的結局,曹操的屠刀隨時也會落到她的脖子上。伏壽至少比的皇帝老公有主見有膽量,她寫信給自己的父親,想讓他父親聯絡反曹勢力,清君側滅曹操,以匡扶漢室。

可惜可悲可歎,伏壽有膽有謀,偏偏一輩子遇到的兩個最親近的男人都是軟蛋。一個老公漢獻帝,一個父親伏完,都是唯唯諾諾不敢舉事,反而泄露了消息為伏壽皇後帶來殺身之禍。話說,女怕生錯人家,更怕嫁錯郎家,說的就是伏皇後了。

將伏壽的人生履曆過了一遍,劉稚想:是不是拯救一下伏壽?隻不過現在還不清楚伏壽的父親伏完有沒有將伏壽送進宮的決斷定下來,按照曆史的走向,伏壽應該是在到達長安之後才被伏完送進皇宮,現在當然不要提了,也許伏完以為伏壽死在亂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