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沒想到劉稚會親自來迎自己,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撩衣襟跪倒:“臣郭嘉拜見世子千歲。”
劉稚伸手扶起郭嘉:“奉孝,你終於來了,我真怕你不來,我中山國急需奉孝這樣的人才。”
郭嘉滿臉羞慚:“臣有罪。”
劉稚挽住郭嘉之手,“奉孝,快隨我共進大營。中山需要你,我,需要你。今日起,奉孝就為中山郡丞。”
郡丞為國相輔官,不可謂不夠高。
郭嘉道:“臣願為世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營中大排宴宴,為郭嘉接風洗塵,別看劉稚高興,劉稚卻沒有貪杯,一是甄氏女強烈要求過,二是因為郭嘉。
郭嘉除了有寡人之疾外,還有一個毛病——貪杯,喝起酒來不要命,劉稚認為郭嘉的早亡與他的貪杯戀色有直接關係。
看到郭嘉,就想起甄氏女對自己的叮囑,自己的武功未大成,還不能以內力催化酒氣,為了健康著想,就必須控製,否則自己早早死掉,甄氏女、大小喬這等絕色豈不要被別人奪去?就算自己挺過去不早死,要是因為酒精將自己某一處功能給降低,那還不如死掉。
所以,劉稚沒有貪杯,雖然氣氛熱烈,但是劉稚沒多喝酒,郭嘉自然不好意思多喝。
喬玄在座,一會兒瞪著劉稚看,一看盯著郭嘉看,劉稚的大言成真,喬玄怎麼會不震驚?
這麼厲害的劉稚竟然對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這般看重,這青年又是何許人也?
酒過三循菜過五味,劉稚道:“奉孝,我先下一趟江南,然後回中山,奉孝是打算隨我下江南還是等我回來在一起走?”
郭嘉道:“世子,郭嘉家眷眾多,一半時也收拾不利索,不如世子先下江南,郭嘉在家中收拾,等世子回歸,郭嘉居家前王中山。”
劉稚聞言甚是歡喜:郭嘉這是將家族全部遷往中山定居,說明郭嘉的決心。
郭嘉舉家遷往中山跟徐庶莫大關係,徐庶這一趟回來就是來接家眷,徐庶都下了決心,郭嘉認為自己也該下決心。
按照喬玄的計劃,當然是自此向南,直奔江東,不過,劉稚不想就這樣下江東,劉稚想向西南奔襄陽。
南陽幹什麼?襄陽有兩寶——臥龍鳳雛。
諸葛亮是從外地遷往襄陽,而龐統可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人,而且兩家還有姻親,龐統的堂弟就娶了諸葛亮的二姐為妻。
現在龐統與諸葛亮都在家苦讀,如果將小諸葛亮和小龐統這個時候弄到自己門下,等再過幾年,那可就了不得,臥龍鳳雛先一步歸了自己,這天下還有誰能與自己相抗衡。
不過,這樣一來就與喬玄的回家路線出現南轅北轍,找喬玄去說,不如去找大小喬。
酒宴之後,劉稚簡單洗漱,就來到兩女的營帳前,侍女報進去,不多時大喬現身。
“世子請進。”
女孩子的營帳就是不一樣——芳香怡人。
劉稚左右看看,卻不見小喬,就道:“大喬,小喬去幹什麼了?”
大喬道:“小喬隨父親進城購物,大喬有些疲倦,故此沒有相隨,世子若是隻為找小喬來,就請一個時辰之後再來。”
感覺到大喬語氣中的淡漠,劉稚現在要是走豈不就成了棒槌?
劉稚道:“我隻是隨口一問,此來,主要是找大喬相商。”
大喬隻是平靜地點頭,“世子請坐,上茶。”
侍女上茶之後退出去,大喬道:“世子所來何事?”
劉稚道:“大喬,我想與你們商議一下,能否先不回江東,先往襄陽一行。”
大喬一愣:“世子何意?”
看著大喬清澈的美眸,劉稚把到嘴邊的話改了:“我想與大喬多待一些時日。”
大喬看了一眼劉稚,微微低頭。
劉稚心說:這時不說何時講?
“你們到達江東,我就隻能返回,此一別相隔千萬裏,再見不知何日,隻恐再相見時,你們已經是羅敷有夫,想見一麵也不能,我希望能與大喬多待幾日,將你的麗影牢牢印在我的心中,就算午夜輪回之際,我也可以翻起心中的記憶,記起在我的人生中,曾經有一位絕色佳人於我擦肩而過,如果此去江東終究會有一天到達,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要來到。我願陪著你走到永遠。”
劉稚這段話注定不會出現在這個時代,比之司馬相如的鳳求凰還更直接更深情,大喬的頭幾乎要低到地席上去。
劉稚心說:怎麼回事?我說的口幹舌燥,怎麼大喬一點反應沒有?拒絕還是同意?感動沒有?
劉稚盯著大喬,大喬卻是動也不動一分,劉稚不禁輕歎一聲,起身來到大喬麵前:“既然大喬不回應,既是不願應我。我明白了,明日即啟程趕赴江東,不再耽誤大喬的時間,大喬,臨別之時,我能再看看你的眼睛嗎?你的眼睛好美,是我見過的最美的眼睛,我希望能將把你的眼睛印在心底,也算是對我自己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