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如何朝鬥,無論何皇後還是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都不在行,所以,在靈帝駕崩之後,靈帝長子、何皇後的親子史侯劉辯卻不能順利上位登基為帝。
靈帝曾有數名皇子,但都先後夭折,漢靈帝怕皇子劉辯早逝,便把他寄養在道士家中,稱為史侯。
何皇後正跟倆哥哥商議怎麼讓兒子登基,太監來報:“穆王求見。”
何進道:“他來幹什麼?不見。”
“慢著!”何苗比他哥哥厲害一些,“大哥、皇後,穆王乃是皇室宗親,此時能爭取一個皇室宗親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勝利,先讓他進來,看他說什麼。”
何進就點頭:“也好,皇後就讓穆王進來吧。”
此時,何皇後一點主見沒有,哥哥說什麼,就是什麼,吩咐一聲:“宣。”
不多時,穆王氣衝衝而來,就讓這兄妹三人心裏一緊。
“拜見皇後,大將軍好、車騎將軍好。”
何進和何苗忙還禮。
何皇後道:“不知穆王何事要見本宮。”
穆王沉聲道:“皇後,本王參奏冀州牧韓馥,他禦下不嚴,致使安平太守麴義私自勾結黃巾軍餘孽造反。”
“什麼?”別說何皇後,何進與何苗都嚇一跳。
何進忍不住道:“穆王可有證據?”
穆王道:“現有我兒中山世子劉稚文書一份,上有詳細經過與捉到叛逆的口供,請皇後親自查看。”
穆王遞上劉稚口述甄道所寫的文書,宮女忙接過呈與何皇後。
何皇後仔細一看,也下了一跳,忙轉給何進與何苗。這兩位看完,也是臉色微變,黃巾軍一直是大漢的心腹之患,太行山一下子又聚集了十幾萬叛軍,能不讓人擔心嗎?
何進立即道:“皇後娘娘,臣以為此事刻不容緩,既然中山世子劉稚已經與黃巾餘孽交手,就把這件事交與中山世子劉稚全權處理。”
何皇後隻是宮鬥高手,其他的事情一點不懂,聞言立即點頭:“就依大將軍之言。”
何苗道:“娘娘,現如今安平太守麴義已死,臣以為,安平不可這樣亂下去,不如就有世子劉稚為安平太守,也好更快捷的將黃巾餘孽消滅。”
何進道:“這個???????”何進就有些不願意,中山國名義是國,實際上不過是一個郡,現在讓劉稚為太守,豈不是給穆王的賞賜太大了?
何苗向何進打一個眼色:“大將軍,事不宜遲啊,現在先帝駕崩,新帝未曾登基,大漢宜安寧,不宜生亂。”
何進終於明白,急忙點頭:“好!中山世子劉稚忠勇雙全,當一個太守富富有餘,娘娘,臣保舉中山世子劉稚為安平太守。”
何皇後自然是有求必應:“好,恩準。”
穆王就有些暈。
現在靈帝駕崩,大漢最大的官就是何皇後,軍權又掌握在何氏兄弟手中,兄妹三人一點頭,這件事就等於板上釘釘。
穆王一離開,何進就道:“何苗,你的意思是用穆王聯係漢室宗親?”
何苗道:“正是!隻要有人起頭支持史侯,咱們就順勢將史侯推上皇位,穆王總有幾個相好的宗親與王公大臣,隻要穆王出頭相助,我們就勝算增大。”
何進道:“穆王要是不同意呢?”
何苗笑道:“小弟去與穆王親自說,一個安平郡換他的支持,穆王隻要不是傻子就會同意,何況,穆王不同意,這個安平郡太守是不是能落到他兒子頭上,還不是咱們說了算?”
何進一拍大腿:“著啊!就這樣!皇後,你快些詔書,讓二弟去找穆王商議。”
何皇後自然點頭,車騎將軍何苗拿著太後懿旨和大將軍令就來到穆王府。
穆王終於明白為什麼讓自己的兒子當這個太守,原來如此。
穆王那也是人精。
立即道:“自古以來,嫡長子繼承大統乃是天道,本王支持先帝嫡長子登基。”
大方向一定下,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何苗立即頒布懿旨和大將軍令,穆王著手聯係王公大臣。
而韓馥這個冀州牧基本屬於最後才知道自己的安平郡太守被人宰了,太守之位已經花落別家,氣的韓馥連摔幾個杯子。
“來人,上書皇後,就說本官抱病在身,需要回家靜養。”
韓馥一生氣,告辭了!
東漢末年,州牧權利極大,就是一方諸侯,掌一方軍政大權,和戰國時候一個諸侯國沒區別了。韓馥生氣走了,何進還真沒轍,不過,此時何進沒心思理會韓馥,集中全部精力把史侯推上皇位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