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的镔鐵戟就是以镔鐵打造,雙鐵戟在典韋手中運使如飛,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典韋之所以會戰死,就是因為有人偷走了他的雙戟。當年曹操西征張秀,因與女子偷晴,被張秀偷襲。而典韋則是這場戰役的犧牲品。戰鬥結束後,曹操沒有為自己死了大兒子和侄子難過,反倒是為了典韋傷心哭泣,可見典韋的英勇與重要。
典韋頭一低:“俺讓世子操心了。”
劉稚道:“大哥,我們是兄弟,大哥這話就見外了,分明不拿我當兄弟,以後請大哥不要再說這樣的話。”
典韋摸著大頭嘿嘿笑。
天色終於逐漸大亮,典韋起身:“世子,俺回去打探一下,看看情況。”
“大哥多加小心。”
“料也無妨。”
典韋大笑而去。
忽聞蔡文姬發生一聲輕音,劉稚轉身就看到蔡文姬正睜大一雙妙目看著自己,初生的陽光毫不吝惜地灑在她雪嫩的俏臉上,現出瑩瑩得寶光,果真是:此女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想起蔡文姬今後的遭遇,劉稚心裏就不好受,隻是此時此刻自己的屁股還沒擦幹淨,自己都沒個立足之地,何談將這美人拉出火坑?
所以,劉稚選擇回避蔡文姬目光。
時間在一點一滴的消失,直到典韋魁梧的身形出現:“世子,黃巾賊已退。”
被黃巾賊洗劫過的小鎮,就跟發生過龍卷風一樣——隻要能拿走的全部被拿走,上至騾馬牛羊,下至一個窩頭,都被搶掠的一幹二淨,留下的隻有斷壁殘垣和無助的老百姓。
“官兵呢?”劉稚忍不住問道。
這個問題典韋卻是無法回答劉稚。
蔡文姬淡淡的說道:“這個問題小女子到是可與世子慢慢道來。”
劉稚壓住心中怒火:“請大小姐給劉稚解惑。”
蔡文姬道:“不敢,這隻是小女子一家之言,請世子酌情細聽。”
隨著蔡文姬娓娓道來,劉稚的心思也飛掠過以往的記憶中。
東漢末年實際上發生過兩次黃巾起義,第一次是在公元184年,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杆而起,他們頭紮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由於起義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
公元188年,黃巾軍再次發生起義,黃巾餘部紛紛起事。為了鎮壓平亂,於188年3月,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分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的實力,更易控製地方,有效進剿黃巾餘部。
而正因漢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將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所以黃巾民變是促使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是三國時代的序幕的開始。各地諸侯都擁兵自重,隻要黃巾軍不觸犯自己的利益,其他的事情誰還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