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歸來(1 / 2)

天空微微泛白,透出熹微的晨光。一名素紗女子在河畔輕盈的舞劍,曼妙的身姿隨風搖曳。

輕風拂過她的麵紗,發絲在空中飛舞,衣袖隨風翻飛,靈動之姿猶如仙女下凡塵。未見其麵紗之下的容顏,單是這份氣質芳華,就已讓人看得呆了。

隻見這溪流從後山之上穿流而下,清澈可愛。養育得岸邊的草地也煥發著勃勃生機,青翠可人。樹木多為高大巨傘狀的古木,空曠幽靜,實在是個習武的好地方。

“咚,咚,咚……”晨鍾敲響,一名身著淄衣僧袍的道姑出現在素紗女子身後,靜靜地看著少女舞劍,眼睛裏含了不知名的情愫一轉即逝,麵帶著慈愛的微笑。道姑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樣子,並無老態,高雅貴氣之態渾然天成。若是擱在富貴人家怕也是一名中年美婦。

悠遠的晨鍾鳴響傳來,女子停了下來。轉身看見道姑立在那裏,便飛奔過去。她撲至道姑懷中,乖巧地道:“師父!您怎麼來啦!”

道姑慈愛的撫著少女的發髻,滿意的道:“苓兒,你的武功已經練得很不錯了。”複又長歎口氣:“是時候到了啊……”

“師父為何而歎息,是什麼時候到了啊?”少女乖巧的問道,一邊隨著道姑離開小溪岸邊。道姑卻並未回答她的問題,隻是靜靜地向前走著。少女見師傅避而不答她的問題遂不敢追問,隻好又開口道:“師父,您吩咐我繡的那條精刺花紋腰束帶我已經完成了,按照您的吩咐鑲上了那顆紫玉珠。”

“嗯,等下拿過來為師瞧瞧。”道姑回道。少女略微見師父今日舉動不同尋常,欲言又止的樣子,遂安靜地等待著她的吩咐。

道姑頓了頓終是開口說道:“今日你不用去做早課了,丞相府會有人來接你下山。如今你學藝已精,倘若離去,為師也放心不少。今日便看看你音律掌握的如何。”少女木訥的點了點頭,不是對這個消息的震驚,她早知道這一天會到來,隻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罷了。

兩人從草地穿出小山穀,從後門進入大殿穿過抄手遊廊,步過廂房來到禪房中。隻見這裏擺設極為簡單,大大的“禪”字下是一座硬榻,一方矮桌,兩旁是書架,書架上各類書籍極多,包羅萬象,由此可見師太的個人修養也是極高的。

道姑進入禪房後盤坐在硬榻上,雙目微磕。少女便去取下琴來,然後點燃一盞檀香。這是琴者的習慣做法,撫琴必燃香以伴之。一為了營造肅穆的氣氛,再者為清神醒腦,是以檀香為最佳。

少女首先坐下,閉目感受檀香穿梭,讓整個人的身心達到合一的境界。然後雙眸微張,開始撫琴,“師父,我撫《樓蘭》吧。”道姑點了點頭。此刻少女內心夾雜著對師傅及山中姐妹的不舍之情,父親召令不得不服從之情,以及日後生活孤寂迷茫之情,五味雜陳。將曲子撫得“如絲如縷,如泣如訴,不可斷絕”一忘情,竟歌出了《樓蘭》詞,本來就憂傷的曲子更顯悲涼。

玉縷青

樓蘭葳蕤

結為芳樹姿

忽驚明月鉤

鉤出珊瑚枝

灼灼之花

長生絲

飲柏仙味

詠蘭擬古詞

霜風清颼

與君長相思

念不過此

樓蘭錯

道姑此刻閉著的雙目中已是暗流湧動,隻是兀自忍著。直至少女一曲撫畢,抬頭見道姑尚在閉目。“師父”少女叫了聲。道姑內心歎息:“姐姐,怎麼辦?該來的還是來了,清兒沒用,連你唯一的骨肉也保護不了。清兒這麼多年來苟延殘喘,唯一能做的就是教會苓兒更多更多的東西……”

道姑緩緩平靜下來,開口道:“苓兒,為師亦不忍你離去,從小你便隨為師在這紫廬山上修行,但畢竟你是丞相之女,我亦阻止不了。你父親前些日子派人捎信來說,如今你已十四歲,明年便及笄了。因此我也不能留你,莫要怪師父狠心。日後的道路為師無法再護著你,你要自己去走,前路艱險,你可明白?”

“徒兒明白。”少女沉聲鄭重地答道,隨即跪在地上,給道姑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

“把麵紗打開吧。為師最後再看看你。”道姑歎道,少女隨即將別在發髻的麵紗扯下,露出一張傾城的容顏:眉如遠山,目若秋水,口不點朱丹而紅,眉心那點朱砂更是相得益彰。道姑撫摸著少女的臉,似在回憶往事般,喃喃的道:“真像你娘啊!”少女一聽到師父說起自己的娘親,便集中了十二分的精神,希望師父講下去。從小苓兒便在師父身旁長大,不曾有過母愛,都是師父對她悉心照顧,感情深厚。但隻要一說起娘親,師父便開始回避。

道姑似是看出了少女的心思,為了不讓她多想隻好道:“你娘親事情,日後你自會知曉,如今你要切記,不可在人前展露你的容顏。”道姑緩緩說道,心底卻還是沉了沉,姐姐,你會希望清兒這麼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