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淺淺怎麼樣?”
沒錯,這便是老爺子開口的第一句話,而我的回答是,“啥?”
他微微一笑,並沒有理會我茫然、困惑、呆滯等等融於一體的複雜表情,而是繼續自顧自的講述著,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就住在學校職工大院裏,卻依舊要讓她住學校宿舍嗎?”
我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而是繼續靜靜的聽著老爺子的講述,
“淺淺她從小性格就分外孤僻,這也怨我,我不該在她天真爛漫的時候,便將看書這種習慣強加與她,我記得有一次,那大概是在學前班的時候,她是委屈的哭著回來的,我看著她哭,心都碎了……”
“……她奶奶從小就溺愛她,一見自己的心肝哭得這麼傷心,就要拉著她去找老師理論,我那時候也很氣,但還是保持著相當的理智,我拉著她的手,問她為什麼哭,你知道她說的是什麼嗎?”
我當然了不知道了,於是便搖了搖頭,
“她問我,天空是藍色的,還是彩色的?”說完,老爺子看著我微微一笑,“小樂,你說,天空是什麼顏色?”
“天空的顏色……”我沉思了一下後,給了個不確定的答案,“天應該是沒有顏色的吧,在莊子的逍遙遊裏,有這樣一句‘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而且,根據現代的天文學的觀察,天也隻不過是個相對概念。”
聽了我這是是而非的回答,孫老爺子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天是彩色的,一如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應該是朦朧、夢幻、善變的,我們不應該過早的給他們的世界,塗上現實的色彩。’這話是淺淺她幼兒園老師給我的信上說的。”
“先是我給她寫了封信,在信裏,我查找了中外的許多典籍,而且還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了為何我們所看見的天空是藍色的,最後,我還在信上署下了工作單位和姓名。”
說到這兒,他搖頭失笑著,
“不得不承認,那時候我是有想用大學教授的身份去羞辱她,替自己孫女出氣的想法,後來她給我回了一封信,信上就隻有一句話,就是剛才那句話,我接受了,並給她回了一封道歉信。”
“然而,是我高估了這位老師的品性,她拿著我的道歉性得意洋洋,從此,這封信便成為了她的談資,在課堂上,在學校裏,在任何能夠提升她名聲的地方。”
“我是在兩個月後才發現她變得沉默寡言的,”孫老爺子歎息了一聲,“你能想象嗎,當你在上學時,你的老師總是在全班,乃至於全校的同學麵前,說你家長是怎樣怎樣的不如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我順著老爺子的假設條件,將“家長”改成“老媽”換位思考了一番後,我竟然變得有些怒不可遏。
若是現在,我必然會和老師大打出手,如果是在我幼年,我估計會厭學逃學,變得沉默孤僻。
“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時期有兩個,一個是眾所周知的青春叛逆期,而另一個,便是三到六歲這段時期。”
“三歲以前,孩子就像才破殼的雛鳥,他們隻會在巢中,三到六歲,便是他們第一次獨立嚐試接觸外界的時候,世界的一切對於他們都是新奇和有趣的,他們應該通過自己的接觸,逐步的去了解,然而,我錯在過早的將淺淺的世界定格。”
“後來她一直孤僻著,我們很多次都鼓勵她多出去走走,多認識些朋友,然而,她總是會不厭其煩的離家,在圖書館靜坐一天,這種行為,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尤為明顯。”
“她一直都沒有朋友,我很為她擔心,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他們需要獨處,但更多的時候,是三五成群的,然而淺淺……在大學之前,從來就沒有邀請過同學朋友來家裏。”
“知道為什麼即便離家這麼近,我也要將她送到學校宿舍了吧。”
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
“你是淺淺的第一個異性朋友……她十九歲,隻比你大四個月,你明白我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