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 起源 1(1 / 2)

【本卷是前傳,描寫了葉城災難發生時的過程,不想看的讀者可以跳過哦】

或許,對葉城的人來,這就是末日吧!和電影描述不同的是,沒有山崩海嘯,沒有雷地火,一切都在靜默中悄然發生。

古月紀1019年1月9日,第三十二屆聯邦生物科技博覽會將在奎頓聯邦葉城市科技館召開,來自全星球8個聯邦的公司集團代表聚集在這裏一同交流、展示近5年來在生物科技上的成果。博覽會將持續的時間。屆時,科技館預計訪問人數將突破100,因為涉及眾多聯邦企業高層,市政府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調用超過000名保安,並通過半個多月的改建升級了科技館的防禦措施,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葉城市科技館,是市裏的標杆建築,繁華美麗。這是一座倒梯形的三層建築,分別有東、南、西、北四個出入口。東門是正大門,每個從東門進入大廳的遊客都能領取一塊平板電腦,電腦裏有科技館的人工智能AI導遊Ay。

Ay會按照需求為每個遊客定製專門的遊覽計劃以及提供其他人性化服務。以使遊客們盡可能的不產生擁擠,保證每個人的最好遊覽體驗。

科技館的東南角被用作這次博覽會的主展廳。現在這裏搭建起一個主展台,供各公司代表們輪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主展台對麵的二樓是一個半圓形的觀景台。旁邊的牆麵上懸掛著一塊巨型顯示屏,上麵播放著本次博覽會的宣傳片和參展單位、日期等。

上午十點,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科技館外人山人海,隔離帶後每5米設置一位安保人員,除了持有本次科技館現場門票的觀眾和各聯邦公司代表團能進入之外,其他人隻能在館外觀看大屏幕或者通過互聯網一睹風采。

此時,館內二樓調度室正緊鑼密鼓的安排著現場工作。總指揮張碩坐鎮中心,滿臉嚴肅,盯著麵前的監控掐時間。

調度室正上方有一條備用通風管道,可以通往中央機房,機房內的計算機陣列是人工智能Ay的主腦。這條備用管道的目的是為了當中央計算機滿負荷工作時增加散熱效率。這樣的備用管道很多,但是這一根不一樣,它以極其刁鑽的路線穿過整個通風係統,然後連接到科技館號電梯井的一個隱秘處。就是這麼一條奇怪的通風道內,正有有兩個身影緩慢的爬動著。

“健兒,俺們到底來幹嘛啊?爬這麼條糟心的道道,要死哦,還科技館,這麼扣門,修的這麼窄。”後麵個人影身形壯碩,黑色皮質的緊身衣穿在他身上格外滑稽,在通道內舉步維艱。

“誰讓你吃這麼壯?這麼寬的通風管道你都覺得擠。”前麵的人有些不耐煩,相比於後麵的壯漢,他是個典型的瘦猴,跟個竹竿子似的,他抬腿向後麵踢了踢,又:“行了,別抱怨了,具體來幹嘛我也不知道。等到了地方,自然有指示。”著像隻猴子一樣向前溜去,這可難為了胖子,他一邊罵罵咧咧的,一邊又努力擠著自己跟上瘦猴的腳步。

不一會兒,通風道到頭了,兩人都停在了一塊通氣濾網前。瘦猴拿出一個黑色步話機樣式的東西安裝在濾網前的內壁上,打開開關,等到上麵有綠燈亮起開始閃爍後就動手拆卸起濾網。

好不容易弄完,瘦猴抬手看了看表,罵了一聲:“操,這破館,快走,我們時間不夠了。”

出了管道,這裏的空間很寬敞,是一個換氣室,不遠處有很大的一個換氣扇正在緩慢的轉動,周圍牆壁上有很多類似剛才那樣的通風管道。

兩人三步並做兩步跑過去,心翼翼的通過扇葉的間隔後走進了上風室內。他們的位置靠近機房的裏端,從鐵柵格地板向下望去,一排排的計算機陣列櫃不斷的閃爍著光芒,屏幕上不時掠過複雜的代碼,計算機大功率運行時的嗡鳴充斥著整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