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
白駒過隙,歲月長流;十年光陰,彈指一揮間
在這過去的十年裏,隋域五大王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震驚天下的事件被史官銘刻於史書之上,流傳世間。
第一年,天策王建康事件,為了蕭解語,孤身一人前往建康,途中遭遇洞天強者襲擊,身負重傷,可是他依然拖著重傷之軀到了建康。有著飛雪衛鎮撫使唐重的協助,楊弈揭露了大梁宰相韋睿的狼子野心,激怒韋睿殺心驟起,洞天強者再度向楊弈出手,命懸一線之際楊弈大師兄白衣君子一劍之力,將偌大的相府一分為二,震懾眾人。
終,楊弈阻止了蕭解語嫁給韋懷玉,並且兩人互表心聲,楊弈不顧封王大典,在建康和蕭解語度過半年的快樂時光。
第二年,北齊王朝蘭陵王高長夜率三十萬大軍犯唐北境,隋國公楊定北中計遇險,固守北淵城。唐王李恪一紙詔書,昭楊弈回長安,率領二十萬天策軍支援北淵城。
可是,楊弈率軍剛剛到來北淵城,蘭陵王高長夜便下令後撤三百裏,將大軍擺在了唐齊兩朝的邊界上。最終,兩朝大軍在唐齊邊界上對峙了半年之久,也沒有爆發大戰。
第三年,唐王突然駕崩,武後乘機奪權,殺李唐後人,改國號為武,自稱女君,建立大武王朝!連下七道聖旨召楊弈父子回長安,可是兩人為了北境百姓,抗旨不從。在高長夜撤軍之後,楊弈就地解散天策軍,孤身一人前往長安,深陷絕境。最後,楊弈的六位師兄師姐以及段天野、蕭解語等人奔入長安,將楊弈救出,後楊弈攜蕭解語隱居桃林三年。
桃林三年,楊弈助北周王後奪大塚宰宇文護之權,將之悄悄抹殺於宮廷之內,北周大權落入北周天子宇文治之手,楊定北也成為北周上柱國大將軍。
第六年,五朝戰起,大戰頻發。大武王朝女君聽信讒言,令得大武王朝處於風雨飄零之中,動蕩不已,名不聊生,餓殍遍野,曾經繁榮昌盛的大唐王朝已然消失不見,大武王朝逐漸的走向衰亡。
第七年,為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為山河不再破碎,為族群不遭外敵侵犯,楊弈攜手蕭解語出山。唐王遺詔‘武後三載,若大唐衰弱,卿當取而代之,救萬民於水火。五朝共主,當為楊卿也!’公布於世,天下震動,大武王朝仿佛在一夜之間支離破碎。
發布天策召集令,以天策之名,召集昔日天策大軍,很快,大武各地守軍紛紛響應,高舉天策戰旗。一月之內,便是召集了五十萬大軍。
楊弈為主帥,以大唐北境出發,直擊長安,所過之處,銳不可當,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是打到了長安城下,圍困長安三月,武後懸梁自盡。
在同年間,北齊天子高衍因寵幸妖妃,不理朝政,北齊也走向沒落。北齊的命脈也逐漸的落入宮廷女官陸貞兒之手。
北周天子駕崩,頒布遺詔,王後楊麗華暫理朝政。
後,楊弈入主長安,一月之後,在北周王後楊麗華和北齊宮廷女官陸貞兒的一手推動之下,北周和北齊先後送上國書,北周與北齊王朝願俯首稱臣,奉楊弈為主。
楊弈順天應命,接受北周和北齊王朝的國書,於後登基為皇,建立大隋王朝。
在登基大典上,楊弈和蕭解語舉行了大婚,冊封蕭解語為後。
同年間,大梁王朝蕭天子因蕭解語之言,也是遞交了國書,願意俯首稱臣。
這一年,周齊粱武四朝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巨變,四朝戰火熄滅,楊弈所建大隋王朝,乃是三百年來,版圖之最。
四朝已滅,南方還有南陳王朝,不過南陳王朝天子也因為貪戀淫欲,不理朝政,南陳的國力遠不如此前昌盛。
第八年,楊弈命令韓擒虎為征陳大將軍,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入陳,在史萬歲、魚俱羅、賀若弼等大將率軍英勇作戰之下,征陳之戰持續半年,最終以南陳滅亡告終。
隨著南陳的滅亡,五大王朝的時代也是徹底的成為過去,五朝一統,曾經的強大的大隋王朝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