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點,臧洪抬手一揮,朗聲道:“升壇——歃血——盟誓!”
隆重的會娩禮正式開始。
臧洪語氣慷慨激揚,聲情並茂地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漢室不幸,皇綱失統,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一番辭之後,臧洪又宣布了討劉的仁人義士的名單,稱十八路諸侯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最後盟誓: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
袁紹傳檄下討伐劉戰的時候,劉戰抽調了大量劍士、斥候打探各方動靜。各路諸侯紛紛響應之時,劉戰第一時間得到了來自各州的消息,他當即找來荀攸、戲誌才、徐庶、趙儼、石韜、步雲六人,商議應對之策。劉戰沒想到隻是趕走袁紹會對自己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他也沒有想到曆史上虎頭蛇尾的討董諸侯竟然會討伐他。
一番權衡之後,劉戰決定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分出主要兵力用於奇襲,留下善於守城的張遼率領一萬飛虎營固守潁川。劉戰清楚,所謂的十八路諸侯看似兵力十倍於他,但是各路諸侯各懷鬼胎,並不是鐵桶一塊,他要采取閃電般的戰術,先給十八路諸侯來一個迎頭痛擊,滅一滅他們的銳氣。
劉戰完自己的分析之後,又道:“諸位,大敵當前,咱們得趕緊拿出一個取勝的策劃來。兵貴神速,要用兵,不能有半點的拖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都吧。”
荀攸第一個站起身來,雙眉緊鎖,拱手道:“主公,十八路諸侯兵數十萬,攸以為分兵實為險招,不如回軍潁川。潁川乃我方之大本營,軍民一心,必可戰勝各路來犯人馬。”
“公達,你的意思是,不能分兵,對嗎?”
劉戰看向荀攸,問道。
“正是。攸以為分兵過於冒險。我方兵力本就遠少於敵方,若再分兵,豈不是自斷一臂麼?”
荀攸點點頭,拱手道。
“哈哈……好,這算是一種保全實力的謀劃。”劉戰哈哈一笑,看向其餘五人,問道,“你們呢?誰讚同公達之策?”
“主公,庶以為,公達之謀劃是當下最為穩妥的一個辦法了。庶讚同。”徐庶站起身來,朝劉戰一拱手,道。
趙儼、石韜二人也起身拱手道:“公達言之有理。”
劉戰見隻有戲誌才、步雲二人不話,便看向二人。
步雲起身拱手道:“主公,雲以為,公達之策雖然比較穩妥,但似乎少了什麼。”
見劉戰又看向自己,戲誌才微微一笑,起身道:“主公,誌才以為,分兵乃是上策。”
“哦?詳細。”聽了戲誌才的話,劉戰眼前一亮。
戲誌才注意到了劉戰的微表情,已經基本猜到了劉戰的心思,緩緩道:“常言道,兵午險著。此次十八路諸侯發難,主公隻求穩妥還不足以取勝。
誌才以為,此刻各路諸侯聲勢正盛,當趁此時機,給他們來個迎頭痛擊,一舉擊潰他們脆弱的心理防線。”
戲誌才話音一落,荀攸、徐庶、趙儼、石韜四人皆是一驚。
荀攸有矗心地道:“主公好不容易闖下一片基業,這樣做,會不會有些魯莽了。萬一失敗,主公何以立足啊。”
徐庶也是一臉的擔憂,道:“主公,此事還要三思啊,若真的敗了,後果不堪設想啊,遠的不,就潁川國的百姓,又有多少人失去家園,流離失所。”
石韜也起身拱手道:“主公,元直言之有理啊,還是不要冒險為好,先穩一手再。不定到時形勢一變,就有更好的對策了呢。”
趙儼也跟著道:“為了潁川的百姓,為了主公基業,還請主公三思啊。”
劉戰認真地聽四人完,嘴角微微一翹,道:“你們的在理,凡事要以百姓為先,但是也不能因為這而縛手縛腳,該做的還是要做的。”
步雲眼神微動,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英明!大丈夫者,當有所決斷。剛才誌才所言,雲完全讚同,一則飛虎營戰力強橫,遠勝漢軍精銳,更何況這幫諸侯的蝦兵蟹將呢?加之有趙雲、陳到、許褚、張遼、裴元紹等“萬缺之猛將,完全可以與各路諸侯一戰;二則各路諸侯師出無名,以‘莫須盈之罪名討伐有功之臣,且各路諸侯包藏私心、難以統一調度,其必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