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機四伏(1 / 2)

這年,由於奸臣當道和南宋皇帝的腐敗昏庸,在蒙古族大軍馬騎鐵蹄的踐踏下,大宋朝頃刻覆滅。元兵的燒殺搶掠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強烈義憤,無數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一邊打擊豪門權貴,一邊抗擊元兵。各地武林豪傑也挺身而出,紛紛加入了反抗外族侵略收拾舊山河的行列。然而,就在這年,號稱一代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還是在燕京勒馬安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長相威武,智勇雙全,少時曾跟隨祖父成吉思汗逐鹿西方,馬上飛箭功夫出神入化,可武功在北方無人能敵。盡管這樣,忽必烈稱帝後為了預防不測,他還是在皇宮內安置了四個大內高手護衛。同時,他還請令哥哥忽必雄統領幾十萬馬騎兵護衛京都。這一切布置好後,忽必烈為穩固江山社稷,安撫漢族百姓,又采納宰相耶律初齊的建議,號令元兵停止搶掠和圈占土地,頒布優惠政策鼓勵漢族人民發展農耕,進行商貿交易。但盡管這樣,各地武林豪傑和一些原大宋朝的愛國將士還是想北上刺殺這個號稱“馬上神箭王”的外族皇帝。

地幫幫主尤德掌門就已經於幾個月前給各地武林義士秘密地發出書信,預備趕在中秋節前八月初十時,在九龍山舉辦一個武林大會,選拔武功高強智勇雙全的武林高手擔當北上刺殺元朝皇帝忽必烈的重任。尤德幫主武功高強,在武林界德高望重,因而書信一傳出,各地武林人士便紛紛動身前往。參加如此盛大的武林大會,內裏人都想一睹為快,順便會一會各地的武林同仁,當然也不乏真心北上刺殺元朝皇帝的武林正義之士。不幾功夫,離九龍山較近的武林人士就已趕到了地幫聚德堂,為接納較多的賓客,尤德幫主吩咐手下人在鴛鴦街臨時搭建了許多客棧和商鋪,在聚德堂前的院子裏搭起了一座高約十幾丈的擂台,以供屆時比武選賢之用。一些商販聽此消息後也紛紛湧到地幫處做生意,一時間,這通往九龍山地幫的大路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早晨,在陰陽山下的一條石鋪路上,一個頭戴蓑笠身穿白色風衣的中年漢子正疾步向東飛奔,一把軟劍別在腰中,隻露出帶紅穗頭的劍柄。中年漢子目不斜視,全然不顧身邊的危險,隻顧向前疾行,看起來輕功非同一般,幾乎腳不著地。待到一處平地時,中年漢子放慢了速度。這時,距離中年漢子十米開外的背後站了兩個賊頭鼠腦身材矮胖的家夥,隻聽拿雙鉤的一個笑道:“哈哈,不愧是下第一劍,耳朵挺好使的”。另一個拿長刺的譏諷:“穆嘯,你號稱下第一劍,也真是太吹牛了,今我們陰陽二梟就要送你上西”。中年漢子頭也沒回,不屑道:“陰陽二梟,你們一起上還是輪流上”!拿長刺的那個道:“我們陰陽二梟從來都是不分開的”。拿雙鉤的那個附和道:“對,我們不是靠人多欺負你,你要是害怕的話,隻要在我們麵前跪下你不是下第一劍,我們陰陽二梟就放了你,否則”,中年漢子打斷他的話道:“我穆嘯除了爹娘還從來沒給誰跪過,你們一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