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初的東北,是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地方。但大多數人家,基本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遼省淩城的李家屯,勤勞淳樸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農家生活。
李家屯的第一戶人家,三間寬敞的磚瓦房,與屯裏其他茅草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是山村裏的首富,李保國的家。其實那個時期的首富也就是萬元戶,絕對堪稱當時的土豪。
45歲的李保國,雖然是屯裏的首富,但他為人古道熱腸且樂善好施。屯裏人幾乎有求必應,所以在當地人緣極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保國膝下無子,他的老婆張彩娟,接連給他生了三個女兒。這可急壞了李保國的老爹李瑞。
在那個年代,一個家庭有沒有兒子,可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尤其是在大東北的農村,當時人們重男輕女的觀念特別嚴重。
一日清晨,李瑞鄭重的對李保國道:“保國,你今必須去一趟楊樹溝,把楊先生接過來,讓他把手頭的事先放一放,到咱家來一趟。”
“爹,接楊先生是為了我和彩娟生兒子的事嗎?你就別那操心了,你我和彩娟都多大歲數了,還能生嗎?”孝順的李保國回應道。
其實在當時的年代,醫療條件比較落後,0多歲都已經算是高齡孕婦了,更別張彩娟都已經44歲了。
“讓你去你就去,實話告訴你,我以前救過楊先生的命,你爺爺當年餓死的時候,是我找他,給你爺看的墳地。”李瑞接著道。“因為當時餓怕了,所以就對楊先生,必須給你爺找一個,保佑咱家以後有糧食有錢的好墳地,你看現在,咱家日子過得多好。這明楊先生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這次你無論如何要把他接來,我豁出去這張老臉,也要讓他想想辦法,不能讓咱老李家斷後。你要不去,我就自己去?”
“哎,爹你就別去了,你你那麼大歲數了,又不會騎洋車子(自行車)。還是我去吧。”李保國也是拿自己這老爹沒辦法。雖然他心裏不情願,但還是不能頂撞老爺子。
“你見到了楊先生以後別什麼事,就我想他,招呼他喝頓酒就行了。”
“嗯,爹我知道啦。”完李保國和老婆打了聲招呼,騎起了飛鴿牌洋車子,就奔向了楊樹溝。
中午時分,李保國終於接來了楊先生。李家自然是殺雞宰鴨,把能吃的所有好東西全部搬上了飯桌。這頓酒從中午一直喝到了日落,縱然是東北人酒量極好,李瑞和楊先生也是有了醉意。
“大兄弟,我李家能有今的好日子全是拜你所賜呀!”李瑞端著酒碗笑嗬嗬的道:“來來,咱哥倆再喝點”。
“老哥,咱倆就別客氣了,當年要不是你,我也活不到今。”五十歲的楊先生笑著回道。完倆人端起酒碗一碰又是一飲而盡。
楊先生長得濃眉大眼,雙目炯炯有神,精光四射。一米八幾的大個,不胖不瘦的身形。從內到外透露著精明,幹練。給人一種,一眼望去,就不是普通人的感覺。
李保國趕緊拿起酒桶,給倆人斟滿以後,好奇地問道:“爹,你當年是怎麼救的楊先生?”
“當年楊先生和他爹來咱屯裏看事,楊先生歲數貪玩,偷偷地跑到河裏去洗澡。一不注意,滑到了深水處,撲騰了幾下沒勁了,正好我路過把楊先生給救了上來。對了大兄弟,提到了楊老先生,我有個事能不能問問你?”李瑞笑著對楊先生問道。
“老哥,你有什麼事盡管問。”
“提起你爹楊老先生,可是咱們這遠近聞名的陰陽先生(法師),那是有真本事的人,你肯定得到了他真傳,為什麼你從來不給別人看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