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說說腳印發現的地方,腳印在世子府和漢王府之間,靠近世子府的圍牆,可以判定人是飛進了世子府,但是,我們會產生一個疑問,人到底在世子府還是外麵的人?”姚廣孝說。
“即便不是世子府,也應該在附近,附近就是漢王府、趙王府,如果是其它府邸,恐怕是廟小,養不了如此高的武林高手。”冷鳶說。
“對,對,”姚廣孝讚賞地說,“我們首先排除的是趙王府,趙王年幼,根紮的還不深,籠絡如此高手,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很難駕馭。”姚廣孝說。
“正是,大人分析的有道理。”冷鳶說。
“大人,我們路過趙王府的時候,趙王府的護衛指揮孟賢都出來問候,看得出來,不是真心的問候,而是試探我們。”賽哈智說。
“說明趙王府害怕,警戒心很強,為什麼呀,因為脆弱。”姚廣孝說。
“大人,會不會說明趙王做賊心虛?”範海問。
“心虛?堂堂皇子,需要顧及我們嗎?需要害怕我們嗎?如果是一般的案件中,有人顯出特別的熱情,可能是心虛,而這個案子中,應該排除。”姚廣孝說。
範海想了想說:“非尋常情況,難以理解。”
“即使趙王殺害了秋兒姐,似乎也不用擔心什麼,最後的裁決一切由皇上決定,皇子犯法,應該沒有多大事,金莊的事你們聽說過嗎?漢王殺了那麼多人,一定有無辜的,還不是毫發無損地當著自己的王爺,趙王最膩歪的應該是別人栽贓他,潑他汙水,才讓護衛小心戒備。”姚廣孝繼續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範海說。
“當皇帝的兒子這麼好呀,殺人都不用擔憂。”冷鳶感歎道。
“不可妄言,不可妄言。”姚廣孝急忙提醒道。
“如此說來,就應該在世子府或漢王府?”塞哈智問。
“對!”姚廣孝說。
“漢王尚武,那個武林高手是不是在漢王府?”塞哈智問。
“哈哈,這就回到我剛才問的問題,漢王府和世子府都是剛剛建立的,皇帝才新登大位,可以說王府裏上年紀的人不多,而那個武林高手,應該是上年紀的人,最少三十五歲以上。”姚廣孝說。
“我知道,”冷鳶突然興奮地說,“腳印是千斤墜留下的,練武需要二十年的功力,少林寺的和尚小的時候練的各種武功,到了十三四歲之後,才能定下專一科目,十三四加上二十,不就是三十五左右嗎?”
“哈哈,對對。”姚廣孝笑著說,“那你們再說說漢王府和世子府裏三十五往上的人都有誰呀?”
塞哈智清楚皇家的情況,“兩個總管,還有幾個教書先生,還有幾個祈福的高僧,應該沒有了。”
“祈福高僧?是不是他們?”冷鳶問。
“定然不是,祈福的高僧都是佛學修養很高的僧人,也是需要從小開始研習,根本沒有時間練武。”姚廣孝說。
“那教書先生也應該排除了,也沒時間嘛。”範海說。
“兩個總管?!”冷鳶問。
“正是!”
“到底是誰?”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