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可有良策讓小樹變大?”朱高燧問。
高以正站起來,假裝在踱步,又向門外看看,門外無人,依舊壓低聲音說:“目前來看,漢王的想法已經摸清,就是想抓住‘失蹤’把自己推上太子之位,隻要漢王的想法不變,我們就有辦法,打斷漢王的部署。”
“隻是打斷,還是沒有讓父皇覺得武曲星太亮,如果能讓父皇覺得武曲星太亮,除非,除非漢王有謀逆的舉動。”朱高燧指出高以正計劃的軟肋。
“漢王如此殺人,難道不是武曲星太亮嗎?”高以正問。
“殺的賊人呀。”朱高燧反駁道。
“‘失蹤’既是賊人,又是王爺的哥哥呀,都是同一個爺爺,即便是賊人,應該抓住留個全屍,然後厚葬。”高以正說。
“言之有理,可是父皇亦未反對。”朱高燧道。
“皇上沒有反對,因為朝中的大臣都清楚,不想介入兩帝之爭,沒有人敢講話,現在就是讓大臣講話。”高以正說。
“還是送金子嗎?”朱高燧想到了高以正以前的主意。
“不!”高以正說,“殺的賊人自然沒有人講,如果殺錯了人,三法司就不得不說話!”
朱高燧意識到高以正計謀的陰毒,也明白了高以正為何繞來繞去,一下子坐不住了,緩緩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麼。
“王爺,看到王爺現在,我想到了皇上,皇上當年因為不想被‘失蹤’處死才起兵,不得已而為之,王爺,你難道真想是王府裏的囚徒嗎?”朱高燧問。
“我……”朱高燧索性在屋子裏緩緩踱步,一時難以下決定。
高以正隻是謀士,一切還是由不到二十歲的趙王做主,命也。
“說說看吧。”朱高燧又說。
“漢王追剿賊人,先要得到情報,情報從哪裏來的,就是根據三大營和錦衣衛的探子而來,錦衣衛在大內,出城活動的少,關鍵是三大營的探子,而三大營的探子也就是兵,與我們王府的護衛多少有點幹係,隻要找到三大營的探子,我們就能給漢王錯誤的情報。”高以正說。
“漢王會上鉤嗎?丘福和王寧也不是吃幹飯的。”朱高燧問。
“如此追剿,就要花銀子,銀子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沒有銀子,就要想辦法,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漢王的銀子問題。”高以正說。
“繼續說。”
“‘失蹤’萬金之軀,即便在民間,也一定住在富貴人家,不會住在老百姓家裏,卑職聽聞,距離京城附近東十裏地有個金村,其實金村隻有一戶人,就是金員外,不知道為什麼他不住在京城,而是住在城外的村子裏,如果漢王得知金村有‘失蹤’,一則可以剿匪,二則也能解決銀子問題。”高以正說。
“如果金村沒有‘失蹤’,就是濫殺無辜?”朱高燧問。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