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劉玄德(1)(1 / 2)

涅陽縣位於南陽郡治宛城的西南方,距離宛城不足兩百裏。

據《漢書·地理誌》記載:“漢高祖劉邦封呂騰為涅陽侯,因以置縣”。在王莽新政時,改名為前亭。後漢複稱涅陽。

漢安帝劉祜曾封其妹為涅陽公主。

趙普和趙雲叔侄自比陽縣經官道趕到涅陽縣城的當天晚上,周倉已經抄近道來彙合。

由於涅陽是封王侯而置縣,在南陽郡轄製的三十七個縣中算是中下等的小縣城。

城內的風貌和繁榮程度,皆不如他們入南陽郡之後所經過的諸縣。

趙普向驛館的老板打聽張仲景其人,很幸運的是張氏一族都生活在涅陽城,但不幸的是張仲景已經辭官四處雲遊行醫,不知何時才歸。

“阿叔,那我們怎麼辦?”趙雲有些失望。

趙普道:“無妨,我留下書信一封,明天交予他的家人。”

他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據史料記載,張仲景在被舉孝廉之後,因不滿朝廷腐敗,曾辭官歸鄉。

後來南陽郡大鬧瘟疫,張氏作為人丁旺盛的一族,族人有大半因患疫症而死,其中死於傷寒者竟占十之七八。

張仲景在痛心疾首之下,於是決心潛心於醫學,重點放在傷寒病的診治。

他這次離家行醫和年初遍及七八個州的瘟疫應該有很大的關聯。

翌日,趙普帶趙雲和周倉趕往城東的張氏家族。

他將自己的親筆書信交予張仲景的家人,然後便離開涅陽,準備奔赴九江郡。

“阿叔,我們是從九江郡回來,還是明年開春再來。”趙雲心憂兄長趙信的隱疾。

趙普道:“自然是明年開春再來,從九江郡回來恐怕都隆冬了,那時出行多有不便。明年開春帶你兄長一起趕來。”

“那阿叔和這張神醫越好時間了吧!”

“自然,”趙普看著前方的原野,點了點頭。

他在留下的那封信中不止約定了明年開春登門拜訪的時間,還向張仲景詳細闡述了他的醫療理念。

後漢分別在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和185 年等年份發生過規模極其龐大的瘟疫肆虐。

每次疫病爆發都帶走數以萬計的百姓,受災嚴重的地區甚至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這幾次大瘟疫南陽郡幾乎都沒能幸免,趙普站在現代醫療體係的基礎之上,想要結合後漢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防疫機製。

甚至他設想要在朝廷設立由朝廷直接管轄,涉及州郡縣的立體醫療官製。

他相信以普世濟人為已任的張仲景,定然是感興趣的,明年開春張仲景應該會在涅陽縣故居等候他們的拜訪。

由南陽郡去往九江郡,他們須得折回汝南郡,然後經汝南郡向東南而行,即可進入揚州境內。

九江郡和後世的江西九江市基本是沒有什麼瓜葛的。

秦代始皇帝分天下三十六郡,九江郡為其中之一。

秦時轄境範圍大致為後世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和江西全省,治壽春(安徽壽縣)。

但到了漢時,九江郡的轄境一再變化,區域已經沒有那麼廣闊了。

後漢末年的九江郡區域甚至隻有南陽郡的一半,屬於揚州最北段的郡,與豫州接壤。

趙普三人經涅陽、棘陽和舞陰轉入汝南境內。

到了秋季,天色明顯暗得更早,他們快速趕路,也不過一日八十裏了。

當然,他們如果是為了緊急事務,不顧座下馬匹的死活,或者入鄉裏及時買新的馬匹置換,一日一百五十裏也是可以的。

但是,顯然如此拚了命趕路完全沒有必要。

差不多十日之後,他們終於連過淮水和穎水,穿過汝南,經由廬江郡北段,進入了九江郡。

九江郡的郡治在陰陵,趙普三人入九江郡之後,先在下蔡休息,準備第二天辛苦一些,一路奔馳趕往陰陵。

在下蔡的驛館,趙普交待趙雲和周倉,明天見劉、關、張三兄弟定要多多注意,不可輕慢。

周倉敬重英雄,在還是黃巾軍部將時,曾和劉關張三兄弟有過交手。

劉備的仁義、關羽和張飛的勇武他印象深刻,這點不用趙普交待,他是不會有絲毫的怠慢的。

趙雲見自家叔父比見曹操時尤要謹慎,大是不解。

畢竟如今的九江郡太守劉備,是盧植的學生,他的叔父趙普和盧植以兄弟相稱,論輩分那是高了一輩。

再者,他們劉關張三兄弟能夠名揚天下,劉備受封這九江郡太守,還得多虧當時趙普向盧植力薦,他們才有聯合郭典攻破張寶的機會。

否則盧植率漢軍主力碾壓張寶,也就不會有他們三兄弟什麼事了,他的叔父該是他們三兄弟的恩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