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連續傷心兩天之後,孫小珍在爸爸的安慰之下,心情終於平複了下來。她把考試中碰到的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爸爸,並說重點高中是不可能考上了,為了自己的將來,是不是找人幫忙再回初中複習一年啊。
聽女兒這麼說,爸爸本能地搖了搖頭,並勸說到:“對你們女孩子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回去複習,你的內心會始終處在壓力之中,如果將來中考再出現情況,沒準會更糟糕。還是等中考成績出來後看看情況再說吧。如果能考上普通高中,咱也去讀吧,到了高中,再努力學習,將來考上大學也是可能的事情。”
聽了爸爸的勸說,孫小珍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而內心卻在不停地勸說著自己,爸爸的看法肯定是對的,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將來進入普通高中之後,付出努力,力爭也能考入大學,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就這樣,中考後的一個月內,孫小珍是在一片痛苦的心情中渡過的。而當一份六中的錄取通知書拿到手後,她決定聽從爸爸的建議,到學校報到。然後再付出自己的努力,力爭考入大學,改變自己的人生。
來到六中後,整個學校的情況讓孫小珍開始有點懷疑爸爸的那個建議是否正確。無法直視的學校麵貌,全班同學的學習態度。當然,自己班級班主任親切的舉止,班級同學學習之外的融洽氣氛也讓她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快樂。
思來想去之後,孫小珍的心中決定還是將精力放在自己的學習之上,至於當不當班級幹部和課代表並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孫小珍上課靜靜聽講的狀態,對坐在她身後的豐小凡來說,多少有一點佩服。畢竟全班整體的學習狀態並不具備讓人靜心學習的氛圍,他有心去跟這位特立獨行的女生去搭話,但又心存顧慮,怕自己不知學習的樣子,會讓人家不會給好的臉色。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下,豐小凡隻好放棄心中主動搭話的想法。
而同位的韓向誌卻似乎跟孫小珍很能談得上來,時常地向她請教一些學習上的問題,人家孫小珍每次也都是認真回答。而每當這個時候,豐小凡隻能靜靜地充當那個一片迷茫的旁聽生。
四
對韓向誌的學習態度,豐小凡並不好意思去笑話人家,畢竟沒有上進心的是自己,何況對六中來說,高考也並非是白卷一張,在這個學校考上大學的同學,偶爾也會出現。以孫小珍現在的狀態,也許將來她就會是那個為六中爭光的人。
倒是孫小珍的同桌胡春霞時常會給豐小凡一些麵子。看著毫無學習意向的豐小凡,性格溫和的胡春霞經常會勸說上幾句,讓豐小凡多注意一下,偶爾還會追問他有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雖然時常受著胡春霞的小批評,但在豐小凡的心中,倒感覺很有麵子,仿佛自己受到了重視一樣。
在這種奇怪的前後位關係當中,四個人在學習態度上處在了三對一的怪圈之中。有點被孤立的感覺讓豐小凡偶爾也會產生一種想法,那就是去找班長紀春霖調換一下座位。但從入學以來,幾乎所有時間,自己一直都和韓向誌呆在一起,可以說是整個學校最熟悉的人了,這種關係又讓他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去做出這種選擇,何況人家紀春霖也不一定幫自己。
其實對班長紀春霖來說,自己的主動自薦,竟意外地當上了班長,這也讓他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自律的壓力。由於自己的家就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村莊,來六中讓學,對他來說,幾乎就像初中上學一樣,唯一的變化就是學校要求必須住校。
但就是這一要求,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每當看著學校食堂的飯菜,回家改善生活的想法就會出現在大腦之中,為此他還特意跟媽媽訂了一條合約,那就是每周三的晚上回家改善一下生活。
對他的這一要求,嚴肅的爸爸批評了他好幾次,說這樣做不太好,不利於學校的管理,何況他還是班長呢。心疼兒子的媽媽最後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隻回家吃飯,飯後再返回學校上晚自習,這樣既能滿足兒子改善生活的要求,又能保證不在班級造成影響,讓老師為難。
聽了媽媽的建議後,爸爸最終做了讓步,而對紀春霖來說,隻要能夠滿足自己改善生活的願望,其它的自己都可以聽從爸爸的要求。就這樣,三人達成了一致意見,而紀春霖也將此正式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節奏之中。
https://8./book/62822/5201537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