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之始(1 / 2)

皇都,發生了一件大事。

大周國堂堂的太子殿下,在他自己的新婚之日洞房之夜,失蹤了。

這事有點詭異。

門窗未損,痕跡全無,竟連皇帝特地派下保護太子的三名大內高手也毫無察覺,直到次日,太子府上的丫鬟們伺候新人梳妝,許久不聞回應,便大著膽子打開了房門,卻不料,新房之中,竟隻有昨日剛入門的白姐躺在床上,身上穿著的,還是昨日的喜服。

太子,儲君,丟了!

這是多大的事?也沒那麼大。

咱這位太子殿下,生愚鈍癡傻,三歲才能言,一年方能識字一個,百姓坊間打趣:時至成親才滿二十,能的字卻是連個五言絕句都湊不齊。故此,他的存在對於朝廷諸位大臣和百姓而言,不過是個擺設。

至於為何他能成為一國儲君,這事來好玩,皇後懷孕時,後宮妃嬪已早早為皇帝生下兩個皇子,雖兩子從聰慧,可按祖製和禮法,都是庶子,不能封儲。

直至皇後生產,嫡子出生,皇帝龍顏大悅,才周歲禮,便下了聖旨,賜名皓穹,定下太子之位。

直到一年後,太子的異樣,從宮裏傳出了風聲。

兩歲的孩子,不哭不鬧,卻怎麼教也不會張口話,這可以用資愚鈍來解釋,可整日嗜睡,雙目無神,就不是資的問題了。

太醫院的禦醫換了一批又一批,可任誰診斷,都稱太子並無異樣,一個大著膽子的禦醫咬著牙,顫著聲一句:“太子,太子殿下可能,能能是,是生,智力不足……”

盛怒的皇帝砍了他的頭,抄家問罪,卻攔不住皇後憂心愛子成疾而日益衰弱的身體,和滿城的流言蜚語。

太子三歲,開口了第一個字,卻是在皇後的國喪之禮上。

“娘……”

那日起,皇帝便將太子帶到身邊教養,也是那日起,朝堂上,漸漸有官員上書,廢太子,重立儲君!

皇帝撕了折子,給太子擦鼻涕。

皇帝不是個易怒的君王,在收到三百封求廢太子的奏章後,親自抱著太子上了朝,當著眾大臣的麵,直接問道:“立太子,朕請過祖廟,按祖例,非大過不能廢,但眾愛卿既然有所奏請,朕也並非不進忠言的昏君,但,另外兩位皇子,能力相當,太子之位又該如何擇取?”

朝臣沸騰,倒是沒有廢太子那般齊心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非一母所生,背後外親的勢力也是旗鼓相當,大皇子的外祖父是當朝左相柳名山,二皇子的外祖父卻是皇帝曾經的太傅,如今的太師!

兩方人馬辯論了三個朝會,一群自詡清高的文臣擼起袖子,卻像極了路邊罵街的潑婦。

皇帝一句都沒聽見去,倒很是耐心的用龍袍的袖子,心的擦著懷中太子流出的口水。

“陛下,臣以為,既然如今太子之事仍有爭議,不如先將太子名位罷免,再行論斷。”太師商之行第一次開了口,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表態這種事,當頭的最不能直接發話,所以他便直接將話題帶回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