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春的早晨。
還微微亮,薄霧籠罩著蔣家村,一道道幼的身影卻已經從家中出發,前往毗鄰的較富有的劉家村開辦的學堂。
學堂裏講的是蒙學知識,還摻雜著初步的修行學問。
“若為官,入仕途,修文道,該如何?”學堂先生在講台旁發問。
底下的學童年齡由七歲到九歲不等,隻聽得他們整齊劃一道:“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清脆的聲音從學堂裏傳開,蕩起一陣陣活力。
“若為武將,斬敵軍,修武道,則何如?”先生繼續提問昨所講的內容。
“齊家,治國,平下!”學童們對答如流。
先生滿意地點點頭,然後點起了第二排一名年齡較大的孩童,道:“陳羽,你可知修行分幾道?”
陳羽麵色冷靜,不似這年齡的孩子,聽得他敘述道:“文道,武道,佛道,自然道,以及包羅萬象的在野之道。”
先生平常也對這孩子很上心,因為陳羽聰慧異常,同時性格剛毅,在其他孩還在為吃不到零食哭啼的時候他就已經端起史書。然後先生繼續提問:“若讓你選擇,你選哪條道?”
陳羽毫不猶豫,像是早已思考好一般,道:“我都不選,我要修子之道。”
先生一驚,心中想著童言無忌,反正這裏也沒其他人,便問問他如此選擇的緣由。
陳羽直視先生,朗聲道:“當今國將不國,下亂四起,這正是大亂將起的前兆。而縱觀曆史,時勢造英雄,我便要來當這個英雄。”
先生讚歎,嘴上卻是:“若是如此做,你會遇到許多險阻,可曾想好如何去當‘這個英雄’?”
陳羽緩緩陳述,話語條理清晰,講至激昂處臉漲的通紅。
此子非池中之物!我一生可得這一學生足矣!先生摸著胡須,微笑點頭看著他。
其餘孩已經聽得雲裏霧裏了,隻有部分人能聽出其中的厲害,然後用敬佩的眼光看著敢在課堂上高談闊論的陳羽。
下課後,陳羽暗暗懊悔,心中已是反悔剛剛在課堂上一時興起,顯露鋒芒。
待到放學,他便去一家店裏幫了些忙,拿了些銅錢,買著幾個包子便往隻有他與他奶奶的家走去。
這時一隻粗糙的手放在了他的肩上。
陳羽回頭,手的主人是一位老和尚,正笑眯眯地看著自己。
他疑惑了下,然後抿了抿嘴,從拿著的包子裏扣出一個,不情願地遞給了老和尚。
老和尚一愣,然後開懷笑了起來,隻聽他道:“子,我雲遊路過,聽聞到你課堂上一番話,覺得你很合適讓我出山輔助,你可願意?”
陳羽一時間想到了前朝許多故事,激動了下,但還是心存疑慮,道:“為何要選我?僅僅一番話,可不能明什麼,萬一我誌高才疏呢?”
老和尚不停為陳羽的謹慎點頭,然後他道:“是不是才,要試了才知道,若你願意,我便送你一份見麵禮。”他接過陳羽的包子,一大口咬下去,吃得很開心。
陳羽眼睛抓著被吃的包子,然後晃了晃腦袋,道:“那我便同意了,見麵禮呢?”
老和尚笑得眯眯眼,從自己背的包袱中掏出了些銀兩,塞給了陳羽。見陳羽投來質疑的眼光,他擺擺手,道:“這不是見麵禮,這隻是買包子的錢。”著指了指還剩一點點包子皮的青菜包,接著道:“見麵禮其實是……送你一身修為。”
陳羽瞪大眼睛。
後來,這個下暗中流傳了一句話:“有座山,青山寺。聖僧出,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