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郭梓洋
熱心也熱情的心理科醫生,工作的時候人模狗樣一本正經,私底下就是一中二青年。不過我覺得我並沒有把握好對他的刻畫,他本來應該還能更有趣些。
有讀者問起為什麼郭梓洋這麼好但顧詩涵卻不接受他,接下來就要為大家解開這個世紀之謎了。郭梓洋跟顧詩涵一樣專業,但他更有血性。他把鍾潮生兄妹倆當做自己的弟弟妹妹看待,在顧詩涵遇到瓶頸的時候不惜堵上自己的職業生涯支持幫助。他默默地喜歡著顧詩涵,對自己頗為自信,卻栽在顧詩涵的手裏從未勝利過。他的性格其實是很討年輕女性喜歡的(例如醫學院裏的師妹們),偏生他喜歡的是沉著理性的類型,而且用錯了急進的方法,反而讓理性為思考模式的顧詩涵更加堅守自己寧缺毋濫的原則,所以……追不上對方,這能怪誰呢……
郭梓洋的設定有些微妙,之所以把他設成與顧詩涵同齡而且經常一起搭檔,是因為通常同齡的男性與女性,在沒有特殊成長經曆的情況下,女性的心理年齡會相對成熟一些。因此郭梓洋對顧詩涵使用的套路,其實並不湊效,因為略顯幼稚顧詩涵有點看不上(詳見第一百四十五章)。但在番外三裏我又耍了點小心機(咦?為什麼說“又”?!),並沒有說定郭梓洋與顧詩涵之間有沒有發展的可能。畢竟顧詩涵去進修,那是薛定諤的進修——要麼看到更為廣闊的天地,思想眼界都開闊了,在學術上更有追求而繼續保持單身;要麼就是閱盡千帆,有一天回顧來時路,發現最好的原來就在原地。於是,這個薛定諤的結果,就交給讀者們自行去想象了。
8.顧詩涵
終於輪到這位備受關注的大齡女青年了。其實年齡於她而言無所謂,別人眼裏覺得她應該在這個年紀談戀愛成家立業也影響不了她。她不排斥相親,但不喜歡與讓她感覺不被尊重的人相處。她需要的是“讓她飛得更高看得更遠,又能獲得親密之人的尊重與支持”(詳見第五十七章)。
她其實是現代獨立女性的代表(不是女權主義),不依附於丈夫,有自己的社交圈,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找朋友傾訴紓解壓力和情緒。她是專業的心理醫生,要比任何人更清楚孤獨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讓自己不陷入於情緒的困擾之中。
她冷靜理智,會護著自己的病人。但有時候她的這種理智會讓她缺了點人情味,而且其實她去進修是對的選擇,因為在我心目中,她對於莫長川的病情判斷也不是百分百地準確。可人的生理結構或是心理都是十分複雜的,醫生們在治療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摸黑前行的過程,畢竟疾病不一定會單一出現,也會有不易察覺的混淆病征,有些不危及性命的錯誤判斷也是在所難免的。
在文裏,我故意做了一個小小的安排。顧詩涵稱呼莫長川為“長川”,叫鍾潮生為“小鍾”;郭梓洋則稱呼鍾潮生為“潮生”,叫莫長川為“莫小姐”。這隻是為了能更明顯地表明兩位醫生站的立場——就像顧詩涵會對莫長川的事情和情緒更為理解,因為她對莫長川更為熟悉,而且她看得出來鍾潮生有時候把自己的想法藏得很深,不像同齡的年輕人,更擔心他會傷害莫長川導致所有之前的治療功虧一簣;同理郭梓洋與鍾潮生的關係也很親近,他更是把鍾潮生當成自己的弟弟那樣看待,對他的困境更為同情。這是為了模擬實際生活中人際交往的效果,但現實中醫生們不一定會對病人這麼劃分。
9.鄭文軒(鄭伯)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曾經一度想把鄭文軒設為默默喜歡著董憶茹、默默守護著她和莫長川的忠仆。但後來想了一下,莫皓宇不至於會讓個情敵這麼留在自己家,還要托情敵天天照顧著自己老婆和孩子吧,人家可好歹是位商界大佬,他要是喜歡原諒色也不帶這麼坑自己的。於是果斷地把鄭伯變成了一位早出生幾年就足以當上董憶茹老爸(或者是她哥哥)的慈祥老人了。
鄭伯的作用,是在前期對鍾潮生的審視與聘用,還有專門負責把莫家的事情傳遞給其他人,也就是從側麵敘述莫家為什麼會變成一點都不和諧的樣子的。他的設定年齡是六十多歲,也就是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前,處於民國末期。所以他的思想會帶有很傳統的主仆意識,這也是造就了他一生未娶隻守護著董憶茹和莫長川的原因。
我曾經在前麵解釋過,他與老劉對莫皓宇的稱呼是不同的。老劉稱呼莫皓宇為“先生”,他則稱呼為“老爺”,是側麵反映他年齡與背景做的設定。但他在莫家的地位很特殊,當莫皓宇稱呼他為“鄭管家”的時候,他們二人是主仆關係,他要負責執行好莫皓宇交給他的事情;當被稱為“鄭叔”的時候,則是家人的關係,他會向莫皓宇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對話的立場與觀點也會由於這種稱呼上的變化而不同。
他最重要的對白嘛,咳咳,當然是“你的雇主是莫長川,隻要她不願意,甚至在她父親麵前也不能提起。”(悄咪咪地說一句,作者本人挺欣賞這種風格的男性的\/臉紅.jpg)
10.鍾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