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靈氣潮汐(1 / 2)

張肅明白呂洞賓話中的“他們”指的是剛才所說的兩個師兄,可……“我是呂洞賓,但呂洞賓卻不是我”是什麼意思?

猛然間,他明白了過來!

像呂洞賓這樣的大能,在諸天萬界不知有多少分身,可以說哪個世界有他的傳說,哪個世界就有他的分身,每一具分身上都寄托著這位道教大能分出的一縷神念。

剛才的那句話意思就是說,大唐世界的呂洞賓是呂洞賓,但呂洞賓卻不等於大唐世界的呂洞賓。在張肅麵前的這位中年道人,也隻不過是真正的純陽呂祖於萬千世界中的一個分身罷了。

明白了這一點後,張素又是向往又是疑惑,過去看的那些仙俠小說中的情景不再是幻想,而是切切實實的在自己麵前掀開了冰山一角!同時他還有淡淡的恐懼,這樣的大能……為什麼會收自己為徒?

這時候他也反應了過來,為什麼自己不用做那同時穿越兩儀門的考驗。因為這考驗是針對純陽弟子的,而純陽是呂洞賓於這大唐世界創立的門派,但他張肅拜的卻是真正的呂祖,而非大唐的呂洞賓!

這也是呂洞賓說他“不入純陽門內,算作教外別傳”的真正原因!

“現在我再與你說說這羅盤的究竟。”呂洞賓淡淡聲音傳來,這聲音中傳出一種平和的力量,平息了張肅心中的波瀾。

張肅收斂心神,靜靜聽了下去。在呂洞賓接下來的話中,他慢慢的了解了這塊穿梭羅盤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

要說這羅盤的來曆,就要從靈氣潮汐說起。

何為靈氣潮汐?就是說這天地間的元氣,便如海水一般,有漲有落。漲潮時便是修行盛世,譬如秦漢,落潮時便是末法之時,譬如現代。

當然這靈氣潮汐的周期要遠大於海水漲潮的周期。

依照呂洞賓和一眾大能的推測,上古時期曾有過修行高峰,因此留下了諸如盤古開天、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等傳說,其後元氣漸落。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遇元氣大漲,才有方士方術,有老莊這樣的道門先賢留下傳說,而這一次的元氣上漲至秦漢達到頂峰,有諸如淮南王劉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諸葛武侯夔州布八卦陣,五丈原七星燈續命。

此後天地間元氣便開始下落,再沒有過漲潮,經唐、宋、明、清,直至現代的末法時代。

其實研究古代的文獻就能明顯看出這個趨勢。唐宋時還有袁天罡、李淳風、王嚞(即王重陽)、王文卿這樣的高道,但到了明清時修行者已經十分勢弱。看看《聊齋誌異》,當年那些能餐霞食氣、禦風乘雲、朝遊北海暮蒼梧的修真者,到清朝居然隻能玩些穿牆、畫符之類的把戲,簡直不及上古、中古時輝煌的萬一!

到了現代,更是徹底的末法時代,科技昌明,人們隻把前人留下的事跡當做傳說故事看了。

當然,潮水總有漲起的一天,到那個時候靈氣複蘇,修行的時代就會再次到來。

而呂洞賓和一些道門中前輩所慮者,乃是這次元氣下落的時間過長,不知要持續多久的末法時代,到時候傳承斷絕,哪怕靈氣複蘇也無人能夠修行了。

因此呂洞賓製成這枚穿梭羅盤,用意便是供後人修行、傳承斷續。當然,其他大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也用不同的方法留下了傳承。

這次的大唐世界就是呂洞賓為後人修行特意預留的世界之一,類似於羅盤程序上開的後門。所以沒有完成眾生願力的任務,或者說這個世界的任務就是拜呂洞賓為師,了解前因後果,然後真正的掌握羅盤。

聽到這裏,張肅才恍然大悟。

難怪他覺得這次的穿越世界有些莫名其妙,沒有任何其他的提示,沒有任務,剛一穿越過來就遇到了呂洞賓這樣的大能蹲點,而讓他穿越的羅盤正好是呂洞賓所製,再順理成章的拜師,所有的這一切未免太過巧合。

現在都清楚了,原來這些都不是巧合,從張肅得到羅盤那一刻起,這些早被安排好的事就注定會發生。

而張肅能夠激活羅盤穿越也說明兩件事。第一,現實世界的靈氣正在複蘇,雖然天地元氣上漲的幅度可能十分微小,但確實預示著新的元氣潮汐即將到來,不然的話羅盤無法激活。當然,要重現像古代的修行盛世,這個時間就不知是幾十年還是幾百年後了。

第二,就是張肅確實有過於常人的資質,否則穿梭羅盤已經不知輾轉多少人之手,不會輕易認他為主。

而這一點,也是呂洞賓認下他這個弟子的原因。

見張肅再無疑惑,呂洞賓囑咐他好好休息,就出門去了。

張肅起身,這才發覺,原來這一番長談,不知不覺已是天光大亮。

而他乍聞秘事,初時興奮不已,到不覺得如何,但這時興奮勁一過,一晚未睡加之半夜登山,疲憊感如同潮水般一重重湧上來。送師父出門後,張肅一頭栽倒在炕上,拉過被子就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