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蛋兒”,你在那裏幹嘛?別傻蹲著擺弄你的破竹筒了,我們去捉麻雀吧。我二叔剛給我做的彈弓,可以崩很遠嘞。
“”一個紮著兩個揪揪,流著鼻涕的八九歲女孩,”邊喊邊跑過來,拽著蘇蛋兒的胳膊,讓蘇蛋兒陪他一起去打麻雀;“不去、不去,邊玩去,李二妞,沒看到我在看書嗎?此刻蘇蛋兒正坐在村頭路邊上的木墩上聚精會神的看著從村裏唯一有學問的李叔家借來的竹簡書,稚氣未脫的臉上,露出一絲怒意,他也才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貪玩的時候,卻能存得住氣,從就去李叔家學識字,字認的差不多後,整抱著李叔家的幾本奇聞異誌看的津津有味。
“李二妞兩手叉腰,嘴一撇,狠狠的跺了一下腳。“哼,不去就不去嘛,凶什麼凶,你不陪我玩,我就去找大牛哥玩去,大牛哥力氣大的很,打雀也準,比你這個隻會看竹筒的木頭好玩多了。“略略略,李二妞完扮了個鬼臉,一走一跳的去找大牛玩去了。
唉,蘇蛋兒無奈的搖了搖頭,抬頭望了望空,今氣不是很好。陰沉沉的空,烏雲沒有一絲空隙是白色的,幾隻雲雀低飛著。山裏的氣很怪,早上還陽光明媚,下午就陰了。
“蛋兒”,“蘇蛋兒”。一個三四十歲的大娘焦急的喊著蘇蛋兒的名字。怎麼了?王大娘?
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爹剛才在家裏劈柴,突然病倒了,地上吐的都是血,幸好我路過你家門口剛好瞅見,你爹身子骨一向不好,這回怕是,怕是,唉~
這還得了,蘇蛋兒聽完慌忙趕回家。剛進家中庭院,便看見屋中擠滿了鄉親,蘇蛋兒所在村為青山村,青羅山上就這麼一個村子,大概有個兩三百戶,千餘號人,鄰裏鄰間,民風淳樸,平常有個啥事也都互相照應著。蘇蛋兒出生時,母親體弱,山中又隻有兩個蹩腳郎中,生完蘇蛋兒,便魂歸西了。蘇父也因此大病一場,一日不如一日,若不是還要照顧蘇蛋兒長大,怕不是也早去找他娘了。
“”叔叔嬸嬸你們都讓開,爹!爹!我來了,您怎麼樣了,蘇蛋兒今年才十二,雖比旁的孩成熟,會讀書識字,但到到底究竟是個孩子,著便爬在床邊哭了起來。旁邊的鄉親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悲傷起來,甚至一些婦人和孩也跟著抹淚。
“”別哭了,都別哭了,婦人跟孩先出去,亂糟糟的,蛋兒他爹怎麼休息。一位三十餘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身穿一身白衣,雖是粗麻布,但洗的幹幹淨淨,無一補丁,身材消瘦,麵相也儒雅,任誰看了也要一聲俊俏,他先是眉頭一皺把讓旁人訓出,後又舒展開來,帶有一絲不忍和安慰的眼神望向蘇蛋兒。
“蘇兒,別哭了,讓我看看你爹”。就是就是,讓你李叔給你爹看看,李然是咱們村最有學問的,還會郎中的本事,讓他瞧瞧不準能行。鄉親們也七嘴八舌的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