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燦心中有氣,但是現在和人家的結盟狀態,又不能直接動手,於是便將氣撒在了榮傑手下的那些士兵身上。
用虎入羊群來形容現在孫燦的狀態最為合適不過,他手中一把大刀,帶起丈許長的火焰,在普通士兵之中縱橫往來,一刀就是死傷一大片的下場,煞是嚇人。
普通士兵哪裏受得了這個,一邊哭喊著一邊尋找著己方的幾個從聖境高手,結果就看到從聖境高手們一個個無比狼狽的站在敵人的戰陣後麵,用後腦勺想也知道,他們這是投降了啊!
連從聖境都已經投降了,我們還在這矯情個什麼勁兒呢?一看到這種情況,普通士兵半點猶豫都沒有,直接往地上一跪,將武器仍在麵前,那意思就是:別打了,我們放下武器了,我們投降了。
投降這事兒,和打哈欠差不多,是會傳染的!尤其是在群龍無首的部隊中,一旦有人開始投降了,那後麵就會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一跪就是一片,所謂兵敗如山倒,不外如是。
雖然在孫燦懷著一股無名之氣的殺戮下,普通士兵一投降就是一片,但是架不住榮傑手下的士兵太多啊,足足五十萬軍隊,一次投降一百個,也要投降一千次才算完。投降之後,還得等己方的士兵對他們進行繳械和收編,這才算是完成了整個納降的流程。
所以即便這場戰鬥是一邊倒的望風而降,也還是持續了整整五六個時辰,直到天快破曉的時候,才算是終於接近尾聲。
這是一場徹底的勝利,榮傑的五十萬大軍,除了被火燒死在樹林中的四五萬人,以及開戰之初戰死的四五萬人之外,剩下的四十萬人盡數投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榮傑趁亂逃回了齊連城,趁著孫、柳聯軍沒有反應過來的功夫,帶著齊連城中剩下的十萬人跑了。
這一戰之後,孫家兄弟對於柳北軍和天羅地網陣終於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如果有可能,他們這輩子都不想和柳北軍為敵。
且不說管瑜深不可測的實力,他們最為忌憚的,卻是天落地網陣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寧遠那鬼神莫測的謀略。
從孫謙十幾萬人強攻齊連城開始,所發生的一切都已經在寧遠所設的局中。
攻城三天,犧牲三四萬人,其實隻是一個誘餌,為的就是讓榮傑憤怒,然後追擊他們。從這個誘餌的設置來看,寧遠對於榮傑的性格也是極為的了解,這人平時脾氣不好而且有些衝動。
然後孫謙一路奔逃,同樣還是一個局,如果好好的組織撤退,可能早就已經逃脫了榮傑的追擊,逃到安全地帶了,斷不至於最後還差點被榮傑的大軍追上。
寧遠讓管瑜在雷靈兒和李華帶人和榮傑軍糾纏的時候,帶著剩下的最後十二萬軍隊在天羅地網陣的掩護下,神不知鬼不覺的繞行兩千裏,抄在榮傑軍的前麵,來到千丈林和孫燦的三十萬軍隊會合,並且提前兩天在千丈林中備好幹柴、火油、硫磺等引火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