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世今生(1 / 2)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聳太和山。

麵朝大頂峰千丈,背湧甘泉水一灣。

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鬟。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鬆四麵環。

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鬆關。

角雞報曉東方曙,晚鶴歸來月半灣。

穀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

個中自是乾坤別,就裏原來日月閑。

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

古來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複還。

此乃唐代一代高人呂洞賓對武當山的描寫,可見武當山已在唐朝便名聲顯現,其後數百年,更有無數高人在武當山尋仙問道,文人騷客對武當的風景也是青睞有加。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

武當是道教武林聖地,與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齊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當”之說,現如今武當派雖然名顯江湖,但還沒有達到與少林比肩之境,隻因張三豐一人而被江湖所知。

這時正值春夏相交之際,太陽初升之時,一束光輝照耀在武當金頂,使武當山猶如仙境一般,風光旖旎,山川秀美。眾峰嵯岈,高險幽深,氣勢磅礴,讓人不自覺的沉迷於這大自然的美麗風景之中。

在武當後山一處岩石上,盤坐著一位看似十三四歲的少年,隻見他雙目微閉,雙足跏趺,脊椎自然正值,一股肉眼可見的初陽之氣從口中而入,一股濁氣又緩緩吐出,一呼一吸之間暗含天地之道,顯然是在練一門高深的內功心法。

“二哥,二哥”

一個由遠及近的喊聲從遠方傳來,少年聽到後緩緩收功,一口比原先更加粗壯的濁氣從口中吐出,三尺而散。由此可見少年的內力已有一定的火候,少年起身,幾個起落之間來到喊話的那人身邊,對著這個十歲左右氣喘籲籲的小童說道:

“岱岩,可是發生何事”

“二哥,師傅和大師哥已在紫霄宮大殿,叫你過去有事吩咐。”

“好,那我先去了,你慢點跟來。”

話音剛落之間,已然施展輕功而去,隻見身姿輕靈,踏步精準,便若靈猿,幾個呼吸之間已到數丈之遠。那名叫岱岩的小童滿臉羨慕,心道:“自己一定要好好練武,好叫師傅早點把梯雲縱傳給自己。”

回神之間,看見二哥也已遠去,忙大叫到:

“二哥,等等我”

馬上向少年追趕。

這位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天下第一高手武當張三豐的第二弟子俞蓮舟,其前世本是一位商業巨子,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不料因為過度勞累而被醫院檢查出患有腦部惡性腫瘤,手術風險太大,當他知道後感到難以置信,迷茫了一段時間,回想過往種種,自己也算功成名就,不枉世間走一遭了。

最後拒絕接受治療,立好遺囑,並將公司交給妻子打理,對家裏人說出國考察,實際上就自己開著車到處散心去了,誰知道在一天開車途中,自己暈厥過去,出了車禍,醒來以後發現自己躺在一間小屋的床上,還變成了一個五六歲的孩童。

聽大師兄說是師傅帶著他遊曆江湖,聽到遠處殺喊之聲,趕了過去,發現一處村落正遭受一群馬賊搶掠,遂從馬賊手上把他救起,隻可惜他的親人全死在了馬賊手上,而村中鄉親們死傷大半,以無力撫養他。

師傅見此就打算把他帶回武當收養,遂問了他的名字,把他領養走了,在路上摸了他的根骨,發現他十分適合習武,就有了收徒之念,而一路上自己因為驚嚇過度發了高燒,昏昏沉沉的,今日才醒了過來。

之後的事情自己就清楚了,自己拜了張三豐為師,變成了他的第二個徒弟,巧的是今生的這具身體的名字就叫俞蓮舟。

現在想來或許是自己命不該絕,又活了過來,隻有死過一次的人才會感到生命的可貴,自從知道了這個世界有內功之後,為了自己能有一個好的身體,不要浪費了有一個好的師傅,自己每天勤練不斷。

從行為說話上看完全看不出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師傅隻有解釋說自己大難不死,心智早熟,其實隻有自己才知道,在這個隻有六歲孩童的身體裏住著一個四十歲的靈魂。

在自己醒來後,休養了一個多月,才恢複過來,拜了張三豐為師,知道了大師兄的名字叫宋遠橋,隨後的日子聽師傅講起一些江湖上的事情,才發覺自己來到了倚天屠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