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功德圓滿(1 / 2)

戟城看問題比較透徹:“符華亭之,符西門當日行為你們都忘記了?你妹子性情肖父,是個難理清的,朕擔心的是將來。”

“將她送去和親!”符亭之隻得選了最難的一途:“查哈爾顯然戰敗難免再起戰火,本宮將她收為義妹送出關去,草原天大地大,她想怎麼野都成。”

符亭之喊出“和親”一途,戟城怒氣總算壓下去一些:“查哈爾部乃叛軍,將來她若心生不滿胡言亂語,禍心即變成禍胎。如此不明大義禍及母國也不配再為符家子孫,陛下再收拾她符家絕不多言。”

戟城想了一陣:“符華覺得如何?”換作別的臣子這一句是絕對沒有的,可見戟城對符華還顧念著舊日之誼。

符華心中淒楚,想著自己親妹妹即將去往草原苦寒之地難免傷懷。但若不如此,一旦那些胡話傳出去,勢必連累皇後及陛下,符家也必遭難。孰輕孰重符華還是明白的:“臣……謹遵諭旨,即日送妹入宮學習禮儀。”說罷行禮欲離去。

“大哥——”符亭之忙柔聲喊他:“大哥也不問亭之今日召你入宮所為何事?”

“啊?”符華這才想起自己是應昭入宮:“請娘娘吩咐。”

“我與陛下要替大哥做媒,九王嫡女甚是不錯,大哥可願意?”符亭之溫柔的道:“我知大哥此刻心思都在妹妹這事上頭,隻如今大哥年紀大了又身為家主,婚姻大事不可再拖。有了世襲罔替的爵位與身份,也配得上皇帝賜婚了。”

堂堂忠毅伯至今單身怎可能無人做媒,符華卻清楚身為國舅婚姻大事最好讓皇後做主,至於娶誰他深信符亭之不會刻薄自己:“全憑陛下與娘娘做主,臣不甚欣喜。”

符亭之笑盈盈的看向戟城:“這個女婿九王爺想必滿意。”那頭送妹子去查哈爾和親,這一頭皇帝賜婚九王愛女,九王爺不回也得回了。

“怎會不滿意,必定欣喜若狂。”戟城走過去拍了一把符華肩膀:“大哥,朕多謝你。”

符華急忙拱手作揖:“臣能娶郡主為妻乃前世修福,陛下何至言謝。”侯爵婚姻與國事牽連甚大,符華是知輕重的:“臣叩謝陛下龍恩,叩謝皇後娘娘龍恩,臣這就回去準備婚事,必不會虧待了郡主。”

待符華走後,戟城抱著符亭之一夜不肯放過,第二日休沐符亭之直躺到日上三竿才醒來:“還鬧!”一巴掌將意猶未盡的戟城拍開。

“哎……”戟城饜足的仰麵躺著:“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遠則生怨,近則不恭。”

“我就是不恭了,你待如何?”符亭之被窩裏伸過腿去踢了一腳:“腰酸,揉揉。”

“是,娘娘千歲。”戟城拿著腔調應了,探了手去替她揉著細腰,逐漸手就不老實了:“符家到底吃些啥,才能將你養成這般……”故作詫異的道:“我瞧你家子弟個個皮膚細滑模樣俊俏……”還砸吧幾下嘴巴。

符亭之卻不去答他,隻睜著眼睛望著窗外熟悉的樹影花牆:“傾城,民間夫妻當如你我這般相親相愛罷?”也不等他回答喃喃念道:“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禦,歲月靜好。”

“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戟城受其感染接了下去:“亭之,與你相伴一生無悔。”

“與子偕老,終身無怨。”符亭之翻身,將臉埋入戟城懷中:“何其有幸,岐山相遇,傾城十二少自此再不分離,白首同心。”

“白首同心永不相負。”戟城在其額頭印上深情的一吻:“我愛你符亭之。”

“嗯!”符亭之閉上雙眼:此生足矣!

大正四年開春,忠毅伯與九王千歲嫡女聯姻,流水席從伯府直擺到榮瑚長街街口,擺了三天三夜。

京城百姓隻消送一枚銅錢為賀,便可領紅包一個外加飽餐一頓,如此滿城皆喜共祝忠毅伯夫婦琴瑟和鳴夫妻恩愛。大婚當日,正榮帝親賜珍寶美玉無數以充實郡主嫁妝,並命皇長子恭王戟莊誠親自到賀,代陛下觀禮。自此,符家富貴榮耀已登峰造極。

大正四年整整一年舉國風調雨順,竟無一州縣報災濟,實屬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正是稻穀飄香穀倉滿實之時,以符思為首的瓊林院學士獻上編撰完畢的首版《大正字典》。此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字典共分為七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共收錄漢字三萬四千零二十七個,為當時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