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禍初起(1 / 2)

周子曆611年秋,魏上都城上梁城,皇宮大成殿朝堂上此時此刻數十位大臣分列倆邊正在激烈的辯論,大殿上方的魏王季銓正背靠坐在王座上無奈的看著大殿中央的趙原使臣,這個使臣不是一般的使臣,他就是趙王三兒子趙極,他現在低首站立,雙拳緊握,大臣爭辯的聲音不時傳入他的耳朵,其中不乏貶低之音,他內心煎熬,但是使命在身,這關乎趙原安危。

(配圖:大梁城,輝煌的內城局部,魏上君臣議事大殿)

顯然魏上朝堂爭辯的事情和趙原有關,但是卻又和魏上有莫大關係,中山國五萬大軍此時正北上攻擊趙原,一路劫掠,看勢頭必定是圍攻趙原北都城趙城,趙氏的大本營。而此時的趙原經曆了嫡出內亂,整整五年內戰讓趙原元氣大傷,本就勢弱的國力再次遭到重創,國家散亂,人心不齊,此時外族進犯,立馬便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趙氏自晉靈公在位被滅族後,氏族一直多災多難,本以為熬到三家分晉之後能夠揚眉吐氣一番,結果又連遭九黎寒穀(北部蠻族)進犯,國家應對外族入侵疲於奔命,甚至為了保存宗族同時能夠應對倆個方向的進攻,又在南部設立了另一個都城-趙丹,趙原也成了戰國時期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倆個都城的主流國家,慢慢的國家適應了外部戰爭,結果在周子曆605年,趙思王暴斃且未立遺囑,結果造成了嫡子趙應與次子趙毛為爭奪王位大打出手,趙原內戰五年,死傷無算,氏族勢力也遭受巨大打擊。

(配圖:嫡出之亂,趙應逃亡趙丹之時被趙毛射死)

而趙原在最衰弱的時候,中山國這個神秘野蠻的中原部族國大舉入侵,立馬讓趙原陷入極大的被動,千瘡百孔的邊防軍一觸即潰,隻能不斷的收縮防線,趙原境內到處都是逃難的人民和潰散的兵卒,然而中山國的犬騎,這些騎著巨大鬣狗的騎兵揮舞著長刀不斷襲擾著趙原境內能看到的一切難民潰兵,雖然並沒有造成巨大損失卻引起了趙原人民的恐慌,然而這隻犬騎隻是前哨,正真的中山大軍緊隨其後殺氣騰騰的向趙原都城趙城奔來,趙王趙毛剛剛即位,國家還沒從內戰紛亂中恢複元氣,麵對這支力量根本無法阻擋,甚至趙城的城防軍都沒完成補充,新趙王沒有辦法,隻能委任自己的三子趙極前去魏上求援,派自己兒子前去還有一個意思其實就是讓這個趙極充當趙原在魏上的人質,這個在戰國時期是一件常事。

(配圖:中山國犬兵殘殺沿途趙原難民,犬騎,巨型鬣狗為坐騎,配備長刀屠勾,善於獵捕偷襲)

中山大軍即將抵達趙城,趙極心急如焚,他在魏上已經第三了,魏王好吃好喝招待,而他每的事情就是聽從魏上朝堂的爭論,他明白每耽誤一,趙城可能就有可能陷落,而無辜百姓也在遭受屠戮,今無論如何都要魏王下達決心,其實這件事魏上是肯定要插手的,這個國中之國中山一直是魏上的心頭大患,隻是所處位置險峻,然後在之前的四五十年都未曾南下襲擾魏上,魏上朝堂也就有意無意的漸漸的忽視中山的存在,另一個法就是魏上一代雄主魏明王一生戰功赫赫,結果三攻中山,不但兵敗,而且身死,後續的魏王麵對中山並沒有把握拿下,也就刻意的淡忘這個國家,而中山也不去招惹魏上,偶爾對於魏上商隊的劫掠也被當做普通的事件處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默契,沒想到中山這個時候居然對趙原舉兵,令人不可思議,趙原畢竟不是普通諸侯國,但是就目前趙原情況,這個行為又能理解。這個事情魏上肯定要管,在外界諸侯以及周子看來,中山就像是困在魏上國境內的一隻蠻族惡犬,惡犬咬人,魏上難糾其責,如果魏上不管這次趙原的死活,就算魏上是當前實際上的霸主,在麵對諸侯的責問以及周子訓話,也夠喝一壺的。

(配圖:中山國遠景,魏上北部山脈之中,一座依山而建的繁雜城市,中原文化和北部蠻族的混搭風格)

隻是魏王季銓現在考慮的是趙原能給的條件,以及自己能承受多大的發兵強度,要在平時,其實魏上根本不需要糾結軍力層麵。然而前段時間宣齊突然攻擊了魏上東部運河中轉城市-浣江城,魏上與宣齊近三十年來一直有著大大的摩擦甚至戰爭,倆個大國誰也不服誰,雖然魏上國力要強,但是宣齊水軍強大,經常對魏上命脈大運河動手,這個魏上的黃金水脈,卻為宣齊提供了極大的襲擾便利。這次對於浣江城的入侵,在宣齊方麵來是收回屬於自己的城池,魏王麵對宣齊不敢輕視,立馬派出魏上上將軍吳起率領東部邊防軍以及周邊城防軍合計十五萬人前去討伐宣齊,此時此刻的大司空吳起以及精銳的東部邊防軍正與宣齊打的不可開交。就在吳起取得幾次勝利後,魏上南部又發生了意外,南部邊防軍前哨探明大楚正在集結部隊向魏上盟國京鄭邊境靠攏,而魏王分布在大楚的暗線又發來消息大楚這次的目標可能是位於京鄭的大運河貿易城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