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蒼蒼的大地上,之極,海之尾,有一仙山,其名昆山。有人居焉,是為鯤人。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事實上,哪怕是世代生活在鯤人部落裏的原住民,也從未見到或者聽哪裏有鯤鵬現世。
昆山巍巍,直上雲。山腳有一玉,其曰:“昆山有玉,馳名四海;昆山有靈,遊乎八方。”
是此,鯤人進山采玉,切磋琢磨,極盡能巧。傳於中原,聲名大噪,昆山顯出世俗,專事經商,積年累月,徑自富甲下。
直到了靈帝登基的那一年,皇都剛剛經曆一場叛亂,正值百廢待興之際,浦彥瞄上了鯤族的財富,在國內大肆查封、抄沒鯤族的產業。一時之間,鯤族損失巨大,舉族回遷昆山。
沒了鯤族的中土,雖失去一個巨商大賈,對於皇帝以及文武大臣來,未必是什麼壞事。因了那一筆巨大的財富,靈帝一掃國內蕭寂氣氛,發展迅速。然而弊端也逐漸顯示。
到了靈帝十五年,這個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帝國猶如空中樓閣一般,飄搖虛幻。
在美好的夢也終將有醒來的一。
就在浦國沉浸在數十年間的迷夢中時,朔方國已經磨刀霍霍瞄準這塊肥肉了。朔方國,以朔方鳥而得名。這種鳥離巢而居,覓食時鋪蔽日。因了他們的這種擴大領土的習性,朔方人以它們為圖騰。開疆拓土,抱團作戰,團結而有野心是朔方的一大特點。
靈帝治下多年的安逸,突然被朔方虎視眈眈的盯上,一夕之間,連失幾大重鎮關卡。朝野上下大為驚懼。
南方的青丘之國,西方的昆侖,卻是一點消息也無。
不免讓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憂心忡忡。
後來,兩年之間,浦國失去了大半北疆重鎮和關卡。而南邊青丘也蠢蠢欲動。
麵對南北夾擊的困局,浦國頓時陷入一場滅國危機之中。
就在這時,浦宣主動請旨去西方昆山求助。
許多人認為昆山態度不明,十幾年未曾與中原地區進行來往,去了不吝於自尋死路。。
但也有一派認為昆山雖然態度不明,但也未必不可以進行和解。
就在雙方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浦宣帶著一隊府兵踏上了去昆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