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主旨發言人(1 / 2)

與此同時,本次論壇的主辦方,威廉商學院的資深教授,同時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拉塞爾聯係上了謝長庚,表達了他對今年發表在第三期《經濟家》雜誌上的開篇萬字長文的興趣。

這篇文章從互聯網投資的角度,闡述了互聯網發展的內在邏輯,為全球經濟界和學術界人士研究互聯網,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所以拉塞爾教授作為主辦方,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立即向大會籌備組進行建議,要以這篇文章作為本次論壇分組討論的一個議題,也就是探討當下互聯網經濟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

拉塞爾希望本文的作者謝長庚能在討論中作為主旨發言人,係統性地闡述一下他對於互聯網經濟的理解。

老謝當然是答應下來,隻不過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李楓,老謝更多是提供理論支持,其實要他做一個係統性的闡述,老謝自問還沒有足夠的把握。

作為國內頂尖大教授,老謝在國際上也有足夠的知名度,隻不過老謝強於技術分析,而在宏觀層麵的把握上有所欠缺。特別是對於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其實老謝這把年紀的人,已經明顯感覺到跟不上時代了。

如果闡述得不到位,與討論的主旨相偏離,那顯然就要鬧笑話。

說到底,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天下,年輕人天生對於新生事物特別敏感,容易深入,而對於老一輩人來說,思維固化是一個重要的壁壘,因為自己的知識形成期並不在互聯網時代,自己的認知和經驗都沒有加入互聯網的元素,所以要想進行認知升級,徹底融入到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中,難度是相當大的。

這一點,不僅是謝長庚充分體會到了,甚至像拉塞爾這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全球頂級經濟學教授都不能避免。

知識壁壘已經讓這群舊時代的頂級智囊體會到,要想充分融入互聯網經濟的熱潮,並且站在潮頭指點江山,要求之高,難度之大,大到幾乎要重塑他們知識結構的程度。

在如火如荼的互聯網經濟熱潮中,他們已經起不到引領作用,哪怕是跟隨,都已經感覺到很吃力。

所以謝長庚在答應了拉塞爾的請求之後,心裏始終沒有底,畢竟這是全球頂級的精英論壇,數十家攝像機會將論壇的一切同步直播,並在全球播放。

要在一兩天之內準備一個係統性的闡述,就算是老謝也覺得難度非常大。

思前想後,謝長庚打算找李楓商量,晚餐之後,老謝敲開了李楓的房門。

此刻的李楓,正在為接下來投資美利堅互聯網行業做著進一步的規劃,見老謝來找他,便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給老謝泡了一杯咖啡。

“李楓,這次的論壇上,咱們有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對之前發布在《經濟家》雜誌上的文章再進行一次係統性的闡述,重點圍繞什麼是互聯網經濟,已經怎樣發展互聯網經濟的角度。”謝長庚在套房會客廳的小方桌前坐下,喝了一口咖啡,“對於這個主旨發言,我把握不準,而且這次論壇的時間緊,我需要準備的發言還有好幾個,重點在全球化和貿易體係方麵,對於互聯網經濟,實在力不從心,不如你代替我發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