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董?”
馬有信伸手撓了撓頭,他有些聽太不懂,並不知道“古董”兩個字意味著什麼。
“就是值大錢的東西!”
高大富顯然要比馬有信懂得多了。
這些年雖然天天打仗,但偶爾也會有穿戴體麵的城裏人來鄉下收老物件,他之前還聽說過,隔壁村的王寡婦家裏的一個鹽罐子,就被人用兩個大洋給買走了,把鄰居羨慕得眼睛都要紅了。
兩個大洋啊,能買四十斤糙米了呢,再摘點野菜煮一煮,王寡婦省著點吃,起碼兩個月餓不著肚子!
想了想,他伸手指著一旁害怕得卷縮成一團的灰野兔,說道,“起碼能買一百隻野兔!”
“一百隻野兔!”
馬有信這下懂了,眼睛一下瞪得老大,他伸出黑乎乎的雙手曲折手指比劃了一下,也沒算清楚一百隻野兔到底值多少錢,反正不管多少錢,一百隻野兔吃完,地裏的糧食肯定長出來了。
“一百隻野兔算什麼,兩百隻野兔也不一定能買得了一件這麼大一件古董,王寡婦家的鹽罐子才多大一點?”
高大富嘀咕了一句,他將這件黑乎乎、圓滾滾的“古董”小心翼翼地往邊上一放,左右看了看,從邊上拿過一根枯枝,開始用力地在地上挖了起來,一邊挖,一邊回頭瞪了馬有信一眼,說道,
“還傻站著幹嘛?一起來挖啊,說不定下麵還有別的古董呢!”
“哦哦!”
馬有信一聽,連忙從腰間掏出一把小刀,蹲在另外一邊開始使勁地挖土。
一直從早上忙活到天快黑了,高大富和馬有信兩個人居然從地裏麵掏出了十多件大小不一的古董來,每一件都是死沉死沉的。
兩個人互相看了看,都有點傻眼了,這裏怎麼會有這麼多古董?
而且,他們倆覺得這地裏的古董還不止這十多件,下麵肯定還有更多。
最重要的是,哪怕就隻有這十多件,他們倆也搬不走。
太沉了!
後村山離村子裏並不遠,高大富和馬有信在山裏麵挖出了古董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村子,哪怕大部分人都是餓著肚子,也都興奮地打著火把,跑過來看熱鬧,甚至還想著有沒有可能“撈”一兩件回家藏起來。
一個晚上的時間,村裏人幾乎將這座村後山給翻了一遍土,最終挖出了四十多件各式各樣的古董!
這下村子要發財了!
第二天,為了盡快打聽清楚這批古董究竟有多少價值,村裏派了兩個人取了一件容易攜帶的小物件,到市裏的古董行裏摸摸行情,隻有摸清了行情,才能將這批古董賣出高價,不至於被人當了肥羊給宰了。
事實上,此時正是軍閥混戰,重要文物大規模流失的時期,兩個劉峪村村民帶著新鮮出土的古董,懵懵懂懂地在各個古董行裏走了一圈,頓時就吸引了海內外古董商們的注意。
出土當年,專門從事收集華夏古代美術工藝品的F國古董商曹尼克聞風而動,趕赴渾源收購。
然而,等到他千裏迢迢趕到渾源時,卻發現縣政府已捷足先登,將這批銅器沒收國有,並安排在當地圖書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