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津派“千波刀”的線索 (第一更)(1 / 2)

實際上,向南的緊張有些好笑。

要知道,羅大福可是書香閣的老板,而書香閣能夠在蓉城聲名遠揚、獨樹一幟,靠的就是家傳絕技“借屍還魂”,怎麼可能會不成功?

隻是讓向南好奇的是,羅大福並沒有取過已經晾幹了書頁,而是又從櫃子裏拿出一盞煤油燈來,用火石點著之後,這才取過一張書頁來,雙手各自捏著書頁的一邊,然後放在煤油燈的上方慢慢烘烤著。

烤了十多息時間,一直都是不緊不慢的羅大福,動作忽然變得敏捷了起來。

他飛快地將烤熱的書頁取了下來,趁溫度還沒降下來,一手捏著書頁的邊角,一手捏著命紙的邊角,緩慢而又小心地將命紙整個地給撕了下來。

向南一下瞪大了眼睛,他看到,那張原本空空蕩蕩的命紙之上,如今詭異地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字,而這些字,原本應該是在書頁上的!

到了此刻,他也已經明白了過來,方才羅大福將書頁放在煤油燈上方烘烤,是為了將命紙和書頁之間的漿糊給烤軟了,如此一來,要分開命紙,就容易多了。

蜀派絕技“借屍還魂”的核心,大概就是往書頁上貼命紙,以及調配刷書頁的那種藥水了。

接下來的過程就很簡單了,隻是重複之前的工作而已。

羅大福又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這才將十冊《史薈五卷》書頁後麵的命紙全部分離開,然後又按照之前做好的編碼,一一分開,重新歸列成十冊。

之後的裝訂工作,就很簡單了,羅大福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早已經疲憊不堪,於是便將羅二叫了過來,讓他來繼續做裝訂這些工作。

對於羅二,羅大福還是很放心的,隻要“借屍還魂”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其他的技術他也從不藏著掖著,隻要羅二願意學,他都會教。

但“借屍還魂”就不行了,這是書香閣的根本,決不能落入外人的手裏。

隻是,羅大福心裏麵還是隱隱有些擔憂,自家的小子如今也已經八九歲了,可整日裏隻知道讀書,對修複古籍一事,似乎毫無興趣。

如果再過一兩年,他還是不想學這些技術,書香閣怎麼辦?代代傳承的絕技“借屍還魂”又怎麼辦?

一想到這裏,羅大福便愁眉不展。

……

看到這裏,向南便沒再繼續看下去,但他知道,羅大福的擔憂是多餘的,書香閣有沒有繼續留存他不知道,但他的家傳絕技“借屍還魂”依舊傳承了下來,而且在之後聲名遠揚,並且變成了蜀派絕技。

隻可惜,成了蜀派絕技的“借屍還魂”並沒有能發揚光大,在四十餘年前,因為這項技術不符合現代修複要求的“修舊如舊”,因此,它便隨著蜀派的消失而漸漸失傳。

“可惜了。”

向南長舒了一口氣,“借屍還魂”在修複古籍時,將原本的紙張全部都替換掉了,那麼,這本書就已經是麵目全非了,那它還算是文物嗎?

按照現在文物修複要求的“修舊如舊”而言,當然不算。

向南伸手輕輕撫著麵前的這套《史薈五卷》,經過羅大福修複之後,這套古籍也已經經過了近百年歲月的洗禮,書頁的邊角處,已是微微泛黃。

向南好像曾經在一份資料上看到過,如今也已經失傳的津派絕技“千波刀”,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津派靈活掌握了蜀派絕技“借屍還魂”和京派絕技“珠聯璧合”其中的奧妙,所以才創立了“千波刀”,從而達到津派輝煌的頂峰。

津派絕技“千波刀”,名如其藝,可以將紙隨意劈成需要數量,而且保證原來的墨色、紙質,劈開後還能保證原來紙張厚度,即便是被劈開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來,不損傷紙張元氣,猶如複製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