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轉眼即逝。
這一天,“南海一號”博物館裏,一如既往的熱鬧,隻是這熱鬧之中,又多了一份緊張,多了一份凝重。
宋代曜變天目盞的修複工作,今天就要在“海南一號”博物館裏,正式開始了。
為了讓向南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博物館裏專門在古陶瓷修複中心裏,為他準備一個單獨的修複室。
這間修複室,有四十多平米的麵積,不僅單獨配備了衛生,而且還有一間休息室。
如此一來,向南想要一張折疊床的願望,博物館方麵沒有滿足他,卻給了他更好的條件。
實際上,這間修複室,原本也是專門用來修複貴重古陶瓷器物所用的,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古陶瓷修複中心的主任羅建聰的專用修複室。
隻是,如今宋代曜變天目盞的修複資格被向南拿到了,這最好的修複室自然也就暫時歸向南使用了。
對於這一點,羅建聰倒是沒什麼太多的想法,隻是在看向向南時,眼神裏不時流露出一絲複雜。
在這間修複室裏,工作台的四周,還專門安裝了攝像頭,可以讓人從各個角度去觀察修複師的修複手法。
這裏的一舉一動,也都將在古陶瓷修複中心會議室裏,那台52吋液晶電視機裏呈現出來。
這也是副館長楊誌寧和江易鴻、向南商議之後,才重新安裝的教學設備。
沒有辦法,這一次宋代曜變天目盞的修複,驚動了太多的人,全國各地專程趕來的古陶瓷修複專家和從業者,加在一起都有上百號人了。
他們一致要求要觀摩曜變天目盞的修複過程,楊誌寧也沒有辦法。
江易鴻隻是沉吟了片刻,便點頭答應下來。
實際上,古陶瓷修複技術並沒有太多所謂的“絕技”和“不傳之秘”,唯有手熟而已。
如果有修複師能夠從中學到一點什麼,那反倒是好事了。
江易鴻沒有意見,向南就更好說話了:隻要不影響我修複文物,隨便怎麼看都可以。
他連古書畫修複絕技向氏“珠聯璧合”都願意公開出來,更何況是讓人觀摩他的修複過程?
華夏的文物修複師越多,那些殘損的文物,就會早一日重見天日。
這麼好的一件事情,他沒有理由去反對。
此刻,盡管還沒有到上班時間,古陶瓷修複中心的大會議室裏,已經坐滿了人。
尤其是江易鴻,他捧著一杯茶坐在那兒,不時地有人走過來,一臉恭敬地問好。
“江教授啊,你得感謝我啊!”
在江易鴻的身邊,京城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部長賈昌道笑嗬嗬地說道,
“去年向南在京城故宮修複《千裏江山圖》時,我要是那時候態度堅決一點,把他給留下來,那你就沒這個好學生了。”
賈昌道是古書畫修複出身,後來做了文保科技部的副部長,接觸的麵就更廣了一些,江易鴻身為國內古陶瓷修複第一人,他不但認識,而且還算比較熟。
“態度堅決?”
江易鴻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你是怕孫福民追到京城故宮裏去,拿刀子砍你吧?”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