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了兩步,他才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頭瞄了一眼有些發愣的張衛雨,輕哼一聲,“衛雨,你也來!”
“哦。”
張衛雨點了點頭,像隻乖巧的小貓一樣,低頭縮腦地跟在了後麵,心裏卻是一片淒涼:
大家都是學生,這待遇也差距太大了吧?
江易鴻的辦公室,在穿過玻璃門之後的甬道盡頭,一路走過去,可以將整個古陶瓷修複中心全都收入眼底。
和之前向南猜測的差不多,甬道兩側,沒有砌磚石牆,全都是用大塊大塊的鋼化玻璃,將整個二樓隔成一個又一個的房間。
最靠近玻璃門的兩邊,是檢測室,裏麵是各種現代化檢測儀器。
隔壁則是一個超過一百平米的公共修複室,此刻,已經有幾個修複師,正在裏麵擺弄那些瓶瓶罐罐了。
古陶瓷修複室裏的陳設和古書畫修複室基本類似,說白了,就兩個字:簡單。
除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之外,就是桌子上的工具,相比於古書畫修複室而言,要多了一些,而且比較“現代化”。
古書畫修複基本上是傳統手工作業,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如排筆、馬蹄刀、鑷子等輔助用具。
而古陶瓷修複,可用的工具就多了。
除了批刀、手術刀柄、刀片、金相砂紙等工具之外,還有氣泵、噴槍等電氣化修複設備。
在桌子上,還能看到不少如硝基漆、乙酸乙酯等化學合成物。
這些東西,在古書畫修複室裏,是絕對看不到的。
再過去一點,則是一個個單獨的修複室,和古書畫修複中心一樣,應該是用來修複珍貴文物的場所。
繼續往前,就走到甬道的盡頭了,江易鴻的辦公室,就在這裏。
向南跟著江易鴻進了他的辦公室,身後的張衛雨也悄摸摸地跟了進來,然後輕手輕腳地將門掩上。
看到江易鴻已經在一邊的沙發上坐下來了,他連忙上前幾步,拿起茶杯到辦公室裏麵的茶水間仔仔細細地清洗了一番。
又從頂上的櫃子裏拿出一盒茶葉,撮了幾片放進杯子裏,倒上開水,端到江易鴻的麵前。
做完這一切之後,張衛雨這才小心地退到向南的身邊站定,一臉的乖巧。
江易鴻臉上臉上沒什麼表情,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杯子裏的茶葉,然後嚐了一口,這才淡淡瞥了一眼張衛雨,問道:“舍得回來了?”
張衛雨聞言,腰又彎了幾分,幹笑一聲道:“老師,我昨晚回來的,一回來就來報到了。”
“哼!”
江易鴻將茶杯往麵前的茶幾上一放,輕“哼”一聲,道,“說說國外的見聞吧。”
張衛雨腦子急轉,原本他是想好了說辭的,可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見到老師,腦子裏就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支支吾吾地開口道:“我,我去了歐美好幾個國家,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國家的曆史文化遺產教育相當普及,他們在中小學的課程裏,就開設了世界遺產保護,並且有很多遺產保護和古跡修複學校,培養專門的古跡修複人員。”
江易鴻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問道:“哦?就這些?”
“我覺得,文化遺產保護,最終要依靠全民意識的覺醒,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單單靠我們這些修複師來修複文物。”
張衛雨不愧是高學曆的研究生,一旦開了口,就越說越順,“如果普通老百姓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他們不經意間就會損壞文物,這些年來,各地旅遊熱大興,經常能看到某某景區的文化古跡被遊客塗鴉,這就是對文化古跡的一種傷害。”
“以我們國家目前的文物保護修複人員的數量,破壞的遠遠要比修複得多,一輩子也修複不完,所以我覺得,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普及教育相當重要。”
張衛雨說的這一番話,雖然空泛無物,但向南卻聽得眼前一亮!
說得好有道理,文物保護,的確不是一個人,一群人的事情,而是應該靠全民意識的覺醒。
如果哪一天真的做到了這一步,至少那些不可移動的戶外文化古跡,不會出現被遊人“騎馬”,被人塗上“某某某,我愛你”、“某某某到此一遊”了吧?
這對於那些石刻文物修複師和古建築文物修複師來說,不啻於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哪怕是到了博物館裏不拍照、不觸碰、不喧嘩,那也是對展廳裏陳列的那些文物的一種保護。
https://8./book/50515/472905342.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