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的房間以後,向南第一時間給老師孫教授撥通了電話。
聽了向南的敘述後,孫教授顯得很開心,那種愉悅仿佛能通過無線電光波傳遞過來似的。
孫教授在電話那頭叮囑道:“向南,能夠參與到《千裏江山圖》的修複工作之中,對你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你要好好把握。”
叮囑了一番,他又開玩笑似的說道,“老劉還是很不錯的,難怪前幾天他還跟我打聽你的情況,我以為他要來挖我的牆角!
哦,對了,還有那個小賈,下次等他再來金陵,得好好請他喝一頓,哈哈!”
向南聽了,心裏暗自嘀咕,劉老是不是要挖你牆角我不知道,不過賈教授肯定是很想挖你牆角的,就是挖不動。
這想法也就是一閃而過,向南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連忙問道:“老師,我這次聽劉老說,古書畫修複還分南派、北派?”
孫教授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向南會問這事兒,他想了想,說道:“這事兒也沒什麼大不了了,就是地域不同,導致修複手法不一樣。
實際上,現在並沒有很明確的南派和北派的劃分,大部分修複師都會根據書畫損傷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修補手法,這當中既有南派的手法,也有北派的手法。”
“好像是這樣,這次《千裏江山圖》的修複方案裏,也是多種修複手法混合使用的。”
向南有些了然,又問道,“我聽說在南派和北派的劃分之前,還有更細致的劃分,像京派、蘇派、滬派之類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你這小子,跟著那麼多修複大師不好好學幾招絕活兒,就知道打聽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
孫教授在電話那頭笑罵了一句,又繼續說道,“古籍修複流派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很多,到民國時期還存在的就有滬派、蘇派、揚派、京派等九派之多。
這些派係之中,都各有絕技。比如說,蜀派有絕技“借屍還魂”,可以把整個舊書紙更換,讓原來的墨跡附著在新的紙張上。
京派的絕技“珠聯璧合”,把紙放在鍋裏和天然堿性溶劑混合,加入顏色後熬成粥狀,修補蟲蛀的書籍沒有任何痕跡。
津派的絕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藝,可以將紙隨意劈成需要數量,而且保證原來的墨色、紙質。劈開後還能保證原來紙張厚度,即便是被劈開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來,不損傷紙張元氣,猶如複製古書。”
孫教授頓了一頓,又略帶遺憾地說道,“但如今這些古籍修複絕技,不是被現代科技取代了,就是自我消亡了,說起來也是一種損失。”
向南好像聽出了什麼不對,連忙問道:“老師,您說的是古籍修複,跟古畫是分開的嗎?”
“你還真是個問題寶寶。”
孫教授有些無奈,想了想說道,“之前書籍和古畫修複是不分家的,但是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古籍修複也蓬勃發展了起來,隨後又逐漸成為了單獨的技藝。但古籍修複和古畫修複之間,有些技術還是相通的。
哦,對了,我想起來了,好像京城的榮寶齋裏,有一本用京派絕技‘珠聯璧合’修複的古籍。你剛好在京城,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榮寶齋那邊問問,看能不能看到那本古籍。
如果你去了,就提我的名字,我在那裏還是有幾分麵子的。”
師生倆又隨便聊了幾句,這才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