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1 / 3)

麵對全新的工作崗位和全新的工作環境,說實話,楊鐵同誌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的。

因為,有人為他通風報信、出謀劃策啊!這個人就是他哥子的大恩人加大恩師———曹老革命。

地委工交部是一個“大口”,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他在一本棕色的工作筆記裏的扉頁,用楷書端端正正寫下了三句話: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鏡知興衰,以人為鏡明得失。

那是從嶽父老漢兒那裏學到的一點點知識,他把它概括起來,多次修改、整理出來。它不但好記,而且,言有所指且又言簡意賅。

他想以此來提醒和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免得得意忘形、一時疏忽,誤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終身大事。

他記得,剛剛當副局長的時候,老嶽父就送給他幾本泛黃了古裝線書,一本是《資治通鑒》、一本是《曾國藩家書》。

老人家戴起老花眼鏡,看著他。

意味深長叫他拿回去好好拜讀、拜讀,凡是有不懂得的地方,就打上紅勾勾、做好記號,回到家裏來,他給他講解、講解其中的含義。並交代說:為官之人,讀了這些先賢聖哲的書,可以從中吸取營養,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末尾,他講給他了“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的深奧學問 。

果不其然,讀過這些書本後,在地委工交部,他和一把手劉芸這個女同誌的關係處理得相當的到位的,和班子裏的其他成員關係也很融洽。

雖然,他過去在局裏一直分管業務,很少過問政工、組織、人事方麵的工作。但是在心裏,他還是比較了解這些方麵的事情的,因為,他肯學習呀!他的政治警惕性和敏感性也強於機關裏的一般幹部,你說他咋個不走上仕途、從政為官呢?

工交部這個“口長”的工作,相對局裏而言,要清閑、自由、懶散許多。它的具體任務並不多,平時多半的時間,無非就是陪陪地委、專署和省裏下來的領導,到下麵去督促、檢查、指導工作,聽彙報、看現場、講講話,作點無關痛癢的指示,宏觀上對全係統做些協調、調研和統計彙總工作。

從而,為地委和專署主要領導同誌服務,起到一個助手、參謀和橋梁的作用。

但對從政的人來說,它是大有好處的喲!

因為,它離權力中心更近了一步;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當地黨政一、二把手以及周圍生活圈子裏的人;當然那,知道的消息也多,得到的好處也更多。

比如說:1966年5月份,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批判了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等人的所謂“彭羅陸楊反黨、篡軍集團”罪行,製定了關於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既眾所周知的“5.16通知”。

由於他在分管這條線,看到文件的時間,就比別人快一點;知道的內幕消息,自然也就比別人多一點。

他曉得,羅瑞卿大將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之前還當過解放軍的總參謀長,人稱“羅長子”。他的老家就在果州嘉陵江邊上一個叫雙女石的四合大院裏,是臨江市舞風公社清泉壩的人;楊尚昆同誌是中央辦公廳的主任,也是四川潼南人,咋個四川這一下又遭球了兩個人呢?

那天在部黨組會議上,劉部長神情嚴肅的傳達了文件精神。楊鐵在心裏默默的問自己,看來這上層建築領域裏的革命不好搞啊,政事和人事關係,不是自己過去想象的那樣純潔、那樣簡單啊!

所謂一心一意跟黨走,海枯石爛不變心,隻是一個響當當、硬邦邦的口號而已。很多的人還是在挖空心思、變作戲法,為自己篡黨奪權、謀取私利呀!正所謂:黨外有黨,黨內有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來勢如此洶猛,到底要搞到啥子程度,好像絕大多數人心裏都是一個未知數。由此看來,還是得像我媽原先說的那樣:“穿釘鞋、走馬路、拄拐棍———把穩著實。”

要不然的話,那天自己被揪出來、打倒了,還不曉得鍋是鐵、桶是木;到那時,已經痛悔莫及、悔之晚耶了哦!

至今他都還記得,那年的天氣也是怪怪的。

剛到6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熱得不得了,如果是放在往些年的話,氣候還不至於如此的火熱啊?

大街上,烈日當頭,行人稀疏。

有的人早已穿起了短背心、短褲衩和腳趾頭在外的塑料涼鞋,以及用柏木頭板板做的拖板鞋。走在堅硬牢實的水泥地上,“滴滴答答”的一直響個不停。

有兩個年齡和娟娟差不多的小娃兒,手裏拿著兩根小板凳兒,在一個小水果店的門口,掏出兩分錢,買了一個用糖精做的冰糕。

然後,拿在手裏,你吃一口,我吃一口,那摸樣甚是親熱、可愛。

他曆來喜歡咪娃兒,走上去,十分親切、友好地摸了摸他們兩個小娃兒的頭,和顏悅色的問道:“小朋友,咋個不在家裏頭睡午覺呢?太陽啷個大,中了暑咋個辦呢?你們大人曉不曉你們出來了啊?”

“叔叔好,老師叫我們早點到學校,聽何校長做動員報告。”小姑娘舉著右手、行隊禮,很有禮貌地回答道。

“聽啥子報告呢,這樣早?”

“批判海瑞的報告。”“喔,海瑞是誰呢,你們知道嗎?”

“不知道,聽老師說,他是明朝的一個清官,但是反對毛主席,和彭德懷那個大壞蛋一樣壞。”

楊鐵撲哧一笑,口水濺到了地下,忙著解釋道:“小朋友,這哪兒跟哪兒呀?海瑞是古代的人,彭德懷元帥、也就是彭爺爺,他是現代人,我們現在是新中國,這牛頭不對馬嘴呀?”

小男孩臉紅脖子粗的爭辯道:“反正他反對毛主席,我們全體紅小兵就要打到他!”楊鐵看了看,這個具有幾分天真的初生牛犢,感到既好笑又好慪。

好笑的是,他們人還小,不懂得最起碼的曆史知識,有情可諒;好慪的是,有人給他們灌輸的是一些啥子樣東西喲!這樣下去那還得了啊!那豈不誤人子弟嗎?

目送兩個小朋友遠遠地離去的背影,他極端無奈的搖了搖頭,一個人早早來到辦公室,翻看當天出版的報紙。

那天,黨中央的機關報,人稱喉舌的《人民日報》發表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將全國廣大的知識分子統統誣陷為“資產階級的專家”、“權威”、“祖師爺”、“牛鬼蛇神”,揚言要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使他們威風全部掃地!

看到這兒,他心裏一驚!“耶,我嶽父、嶽母都是全專區最有名的專家和教授哦!這一下,豈不是也在批判和打倒之列啊?”

他回到家裏,吃晌午飯時,悄悄的給愛妻說了自己的看法。

安靜對他說:“爸爸、媽媽,都已經聞到這個火藥味兒了。地委任叔叔那幫朋友,也給他們透了一點信息,叫他們好自為之,不要惹火燒身;另外,民主黨派內部,從北京、上海、成都等方麵也傳來一些小道消息,反正整個情況都是很不妙的,這天下可能又要大亂了喲!”

“楊鐵。”“嗯。”

“到了關鍵時刻,我就要看你的表現了哦?爸爸、媽媽年歲已經大了,聽說最近身體也不大好,再也經不起這些政治運動的折騰了,聽到沒得啊?”

安靜在擔心自己的父母親,以前,那麼多疾風暴雨式的政治運動他們都經曆了的,就不曉得這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他們能否躲過一劫哦!?

安靜交代的任務,那絕對不會含糊的。

“老婆說的話,就是聖旨,我那還敢違抗啊?你放心,我心裏有數的,曉得該咋個做哈。總而言之,你把娟娟、鵬鵬和勇娃子帶好就行了。其它的,你莫操心,有你男人我在,就是天塌下來也不怕哈?”

安靜對自己的丈夫,也就是站在眼前這個根正苗紅、高大威猛的貧下中農的後代,那心裏確是是很放心的。

因為,文化大革命這把火,它是衝著那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及那些出身不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的,它又不是衝著廣大的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這些共產黨充分信任和依靠的對象的。

緊接著,這年的8月份,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會上公開發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不點名的批判國家主席劉少奇同誌,說他:“害怕群眾運動,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對學生娃兒實行恐怖的資產階級專政。”

少奇同誌聞言,頗感吃驚!

心想:“開展文化大革命,是黨中央的集體決定,又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而針對學校出現的混亂局麵,派工作組進駐清華、北大等大專院校,幫助工作,穩定局勢,也是經過中央政治局研究決定的,請示毛主席,他也是同意了的,咋個說我一個人在鎮壓學生運動呢?真是豈有此理!”

他在會上據理力爭,一下動了肝火:“革命幾十年,風裏來、雨裏去,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害怕群眾運動,無非是下台。”毛主席也寸步不讓,針尖對麥芒,大聲責難他。

兩個偉人,水火難容,從此,勢不兩立,分道揚鑣。

但為了顧全大局,據說那天晚上,在夫人王光美和身邊工作人員反複的勸說下。他主動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承認了錯誤,並承擔了全部責任,要求不要連累下麵廣大的基層幹部和群眾。

毛主席將跟隨自己多年的、第一個提出毛澤東思想和理論、第一個呼喊“毛主席萬歲!”已是滿頭白發的湖南老鄉加老戰友,親自送到大門口。握住他的手,意味深長又略有所指的對他說:“好好學習,多多保重身體,有時間,多讀幾本書。”

仰望自己朝夕相處的老戰友、黨的主席,他態度十分懇切地要求辭官,帶著老婆和幾個孩子,回湖南老家種地,沒有允若。

頓時,他仰望長天,頓感惆悵和無賴,看來,隻能聽天由命了…。

時隔不久,毛主席又親自寫信給清華大學附中的紅衛兵革命小將們,對他們的革命造反行動和革命熱情,表示最熱烈的支持和最堅決的擁護。

於是,一場史無前例、動搖國家社稷江山的混亂局麵,像瘟疫一樣,由北京蔓延開來、逐漸擴張到了全國各個地方,包括偏僻的、落後的鄉村旮旮角角。

當然那,“文化大革命”嘛,顧名思義,這場運動首先是從我國文化藝術界、知識科技界和大專院校等領域裏開始的。

而首當其衝的又是鄧拓、吳晗、廖沫沙三個人,人稱“三家村黑店。”

其代表作是:《燕山夜話》、《三家村劄記》等。

就連娟娟這樣聽話、懂事兒的四年級的小學生娃兒,放學回到家裏,手不洗,飯不吃;也要先找爸爸、媽媽給她做幾麵用各種顏色的紙做的小彩旗。

然後,用毛筆書寫起:“打到鄧拓、吳晗、廖沫沙!”“砸爛‘三家村’黑店!”名字的上麵還打著幾個大紅叉叉。

爺爺奶奶有次來家吃飯,問她:“小娟,鄧拓、吳晗、廖沫沙是何許人也?‘三家村’黑店是那個開的?”她想了老半天,也回答不出來,你說可笑不可笑?滑稽不滑稽?

那段時間,全國所有的報刊、雜誌和廣播,包括紀錄片,都用很大的篇幅刊登、播送和放映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身穿嶄新的草綠色軍裝和他最親密的戰友林彪同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並排站在一起,在天安門城樓上先後八次接見首都以及來自祖國四麵八方,串聯到京的紅衛兵小將代表的消息和照片。

全軍的軍銜製,在年前就被徹底地取消了。

草綠色的確良軍裝,顯得簡潔、樸素、大方,有點像紅軍時期的軍衣;穿在身上,根本就分不出那個是當官兒的,那個是當兵的。

據說,這是為了體現人人一致、官兵平等,縮小官和兵的差別。唯一能夠區別的就在於,當官兒的上身穿的是四個兜兜,當兵的上身隻有上麵兩個兜兜;當官兒的可以穿皮鞋,當兵的隻有穿膠鞋。

毛主席他老人家,可以說一生都在追求公平、正義、公開、平等。據說,他最見不得窮苦人家、特別是女人家,流眼淚、沒飯吃,他也會受感染,止不住流眼淚的。

不要工資、不要市場、不要商品、反對資產階級法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一律實行供給製,是他終身的追求和夢想,他想把這個夢想在全國,乃至於在全世界都推行開來。

人人平等、和諧共處;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世界大同;那多自由自在、那多幸福美好啊!可以說,那才是人類夢寐以求的仙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