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紀中國亂(1 / 2)

雲舟大地,共分五處,南北西東中,喚名五洲,五洲三海,三極地,宿洲,翼洲,煜洲,辰洲,潼洲,五洲,濟海,璃海,選海三海,北極寒川,南極烈地,西極荒沙三極。

南宿以南便是烈地,焰山流岩,北上過選海便是潼洲。潼洲西上,有南北兩向,便是遼闊的煜洲大陸,被北上的翼洲所流的一條長河劃開,河水流向選海,河名間林河。潼洲為雲舟圖之中,東之偏北璃海,璃海東南便是辰洲大陸,辰洲之東便是一望無際的濟海。潼洲向北,有一山脈,隔絕翼洲與潼洲,名為莫爾大山。翼洲處極地之南,潼洲正北,北極是無盡冰川,冥之所歸。

五洲大地,曆經千萬之年,當真正把雲舟圖繪畫出來的,是在三萬年前遺留下來的神秘畫卷,又曆三萬年,雲舟圖得以明麵。

所繪雲舟圖,稱之雲舟世界,在雲舟之前,萬物生息,衍生至此,有三萬記載,後分三紀,紀初,紀中,紀末。

紀初,五千二百年,五洲初分,群生,城邦之都建立,為上古年代。

紀中,七千一百年,邦城聚為國,五洲劃分,其中,浩瀚煜洲,有十七之國,五洲國數之最。

紀中,五千四百年,煜洲六國,期間各國相爭最為凶猛,現上古之戰,亦是上古最後的戰場。

紀中,四千二百三十四年,煜洲四國,潼洲大統,翼洲兩國,宿洲七國,辰洲五國,五洲之內,潼洲第一走向大統,格局打開。

潼洲第一國,百祈。這是統治潼洲大陸的第一個國家,也是五洲紛爭最激烈的開始。

紀中四千七百年,煜洲旭國麟王降世,短短三十年時間,僵持的十五國,被旭國吞並七國,麟王就此一戰成名,是為最後的戰神。

紀中四千六百年,旭國被滅,戰神熄滅,麟王死後,煜洲之亂,凶暴直至紀中四千三百五十一年,四國穩定。

潼洲大統,百祈穩定五百年,終是到了大限,紀中三千七百六十一年,百祈帝都,句臨城破,宣百祈國滅,青國立。

青國獨占潼洲,物資富饒,引得四周侵擾,這幾千年之後,潼洲大統,局麵反向,做網中之魚,破網中之局,開始了對四周的征伐。

百祈,四百年間,建立西與北城牆,之後向西進發,有兩百餘年,最終國氣損耗,退致初陽關。

百祈大盛之年,曾戰火燒向煜洲東南一片,到季國疆土便久攻不下,四百年後,國中諸侯戰亂,諸侯易王奮起,十五年戰亂,百祈滅,易王稱帝。

七國宿洲,少有戰亂,紀初三千七百年,以部落為集地,有百族,在之後,百族相合,逐漸成國,紀中六千五百年,部落酋國,為七國,曆經五千餘年,七酋國無變。

東方辰洲,茂林之地,雨水河患,風浪多災,南選海東濟海,北寒川,西璃海,辰洲與其他四洲而離,三萬之年,記載奇異,西北寒川,有魚人族,南部虎豹,有長毛人,紀中五千二百年,國立,國無數,互不侵擾,不似其他四周安穩,辰洲災連連,異人常渡璃海,掠奪潼洲之國。

北上翼洲,高山懸嶺,人煙罕見,寒風凜冽,潼洲竡國,紀中五千七百年,北遷翼洲,與翼洲原著爭奪翼洲,僵持兩千餘年,占翼洲之南,因北寒之地,寸步難行,翼洲北上為泿國。

泿國與竡國兩國達成合約,從此翼洲五戰亂,反倒是竡國將目光移向潼洲,開始對潼洲兩千多年的攻伐。

煜洲大地,疆土遼闊,雲舟圖所畫,煜洲一地其領域能同潼洲,宿洲,翼洲,三洲之合,西之極地,便是無可探索,其遼闊,神秘莫測。

煜洲是上古時期的主戰場,整個紀初的上古之戰,煜洲記錄最多,無數番國城邦,在煜洲大地戰場上,上演無盡殺戮,塑造無數戰神。

紀中四千年,結束對古神的封號,迎來古時,曆史記載逐漸清晰,記載之事越來越清楚。對於紀初的那些曆史,雖經曆萬年,但那時領域不明確,環境惡劣,文明逐漸豐富,直到紀中才成行,得以炫粲。

在這五洲三海三極地,雲舟圖所記下的點點,在這個遼闊的大地上,還有著許多沒有駐足的領域,沒有人知道,濟海再往東是什麼,北川的嚴寒,沒有生靈,南極地炎地,猶如煉獄,炎熱無比,西處多荒極,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