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初逢(1 / 2)

遇見她時,他已和薔薇結婚。

那日的情景極美,女孩娥眉翹首,娉婷起舞。身畔是澹澹流水,十裏煙波。眼前的良辰美景恰似幽夢,落幕在深深腦海。徑直扶橋而上,炊煙嫋嫋,有幾戶曖曖人家。村落間黃發垂髫,歡聲笑語從未間斷。於是緩步向前,急於尋主人行個方便,稍歇片刻再啟程。主人亦慈悲心懷,斟茶相奉。霎時茗香飄溢,嫩葉含於清水,沁人心脾。能於青山綠水偶遇也屬緣分,遂邀來客入屋而坐。

“多謝姑娘好意,感激不盡。”說罷,隨女相入。

小屋不大,韻味十足。紫色簾幔隨風輕浮,隱約挾來幽幽蘭香。刻花桌椅置於窗前,幾箋宣紙展開,平鋪在碾碎成末的花底,五彩斑斕,四散形如幻影。柳枝搖曳,連同幾杆毛筆斜放竹筒,筒身染滿蒼翠,又夾桃花三兩枝,真可謂相映成趣。硯台四壁仍存舊墨,墨痕漸幹,新墨未添,顏料則親昵在琉璃瓶內,幾箋塗鴉小畫在旁。近處放兩盞舊式燭台,立於雕花木櫃正中,盆景在側,花藤曼妙如蒙紗少女,遮起靈動身姿,不時吐露幾抹緋紅裝點氣息。若是夜幕時分,如水月光同熠熠燭光遙相輝映,該是何等溫情。然而這一切並未吸引他的目光,直到掃過屏風右端的那串銅鈴。此時,晚風擦拭,餘音回旋。

佇立良久,思緒難歇,舊時的刻骨深情如約而至,牢牢將其吞噬。“是風鈴,”喃喃自語,上前撥弄幾聲,傳出輕響,遍徹屋宇。

“一人久了,總得聽個聲響。”女子語態柔和,似一劑良藥撫慰人心,卻孤獨了自己。

“這邊坐吧,”於是桌前坐定,奉茶。雙手接罷,談笑間才算正式看清此中人麵,模樣雖美,隻是眼角眉梢透著愁雲。想著稍遲便要趕路,未再多問。此刻細細回味,舞姿、神情仍在目前,更添美豔。一時臉頰微熱,慌忙低頭品茗。“此茶極香醇,嚐來神清氣爽。有幸欣賞姑娘方才起舞,又有茶香縈繞,萬分感謝。隻是曲動情腸,撩撥愁緒,這曲中分明寄懷心事。”此席話道出百種滋味,可見除了言語,音樂便是最神聖的交流。“此茶乃家父外出所帶,家父好茶,故凡是抵達別處,定要走訪茶市尋些好茶。我居此多年,雖與鄰裏相安無事,也總有孤寂之時,每每獨自神傷,便願從茶香中覓得幕幕溫情。隻是時過境遷,茶雖好,情難尋。”他為突兀提及茶事引來感傷而連連致歉,梨花帶雨雖美,總不及笑靨如花。“人道:每逢佳節倍思親。然而家人遠行怎肯等到節日才思,便是日夜相思仍不夠。如今父親年邁,卻已杳無音訊達兩年之久,我時時掛念,事事掛念,終究沒能盼回。天地之大,該去何方尋找。”無論世道經曆何等變故,親人終會落葉歸根,他勸慰,竟也牽掛起家中父母。

這次換她來端詳,更認真、更專注。眼前之人眉清目秀,兩眼炯炯有神。皮膚黝黑,想來是烈日下奔波所致,因其翻卷的袖口處膚色尚白。長衫雖褶皺,鞋麵亦落上灰塵,卻蓋不住氣自華。這一望倒令對方渾身不自在,手足無措。

“你去過何處?”

“去尋個故人。”

“尋到了?”

“沒有,過世了。”便是沉默。

她日日居於此等待父親,極少外出,平生所願即是能像飛鳥那般盡情遨遊。蒼天古樹下酣睡,細流蜿蜒處赤足,摘鮮果飽腹,飲清泉潤喉,像個率性男兒一樣享受自在。想到他口中所尋之人也當真福氣,至少有人肯迢迢千裏而來。倘若今日彼此分別,不知其是否也願前來相會。或許一別即是永遠,再見不得而知。即便飛鳥猶戀舊林,可林子之大,相逢甚短,又何故重遊。相遇便是緣分,總不能空手相送。

她走向屏風,將風鈴取下,“見你凝視許久,想必也極喜愛,索性今日給它換個好人家,總好過陪我孤伴此生。我祝福你萬事順利,若有重逢那日,但願你我還能識得彼此。每處靜默若能留下短短悅音,歲月也不至於寂寞。”她知道心愛之物要贈心愛之人,物才不僅為物。麵對如此盛情,他再三推諉不肯接納。本已感激女子奉茶美意,若再奪其所愛確在有愧,況且此物實不該隨身攜帶。“收下吧,朋友相贈便不算不妥。”雖然倉促,也還是將胸中語道出,“我一直都沒什麼朋友,若不嫌棄我們結為朋友吧。”長抒幾口氣,靜待回複。他沒有回絕,也沒應允。深知此情深重,怕擔不起這分量,卻又避不開拂過心底的波瀾。

也曾有串風鈴纏繞眉間,每每有所念及,千萬重心鎖也形同虛設。望向屋內四周,隱約從牆角流過一輪滿月,又漸漸變成殘月,直到融成一個星點。風鈴我收下,還望你好生珍重。時候不早了,多有打擾,我也該趕路了。”相識尚淺,她卻以朋友相稱,想來也是心思恪純的好女孩,因而越是好越是不忍辜負。“我見此處人煙稀少,你獨居於此要多留意,安心等父親歸來。”正欲踏出屋門,頓生難舍,這種觸動情腸之感宛如昔時。於是解開包裹,從青絲線縫合的香袋中取出一副月牙吊墜當作回贈,使她本開始依戀的心又添難舍。“還請你稍坐片刻,我欲撫琴為你送行。”無論是日久生情或一見鍾情,時光注定會銘刻這段山水間難以訴說的情思。事實上,時間無不在為你我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