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會殺了你的(1 / 2)

六年前,中秦帝國皇帝東巡,太子嬴開方留朝監國,三皇子嬴開城在京輔佐太子理政。傳聞太子文弱,而三皇子英武神俊,武道一途更是出類拔萃,深得秦皇喜愛,秦皇曾對大臣們講:三子英武果敢,頗有朕年輕時的風采,朕欲以開城代開方,眾卿以為如何?諸大臣皆言立長不立幼乃古之成法,況太子無過而易之有傷國體。秦皇遂罷了易儲之心。

三皇子本身武道深厚,並與各方武士交好,愈加見不得太子羸弱,慢慢的生出了陰謀奪權的心思,加之正好秦皇東巡,便勾結黑旗門武士,謊稱秦皇病危,遺詔三皇子即位,率其親衛及黑旗武士攻破鹹陽宮。太子聞變連夜遁走,直奔秦皇巡遊處。嬴開城破城後逼其母平章皇後頒懿旨立其為君並交出傳國玉璽。哪知平章皇後生性剛烈不願順隨其意,懷抱國璽用刀剖腹,以其身為器,其血為蓋,施密法封印了傳國玉璽,並留遺咒:逆子不除、惡武不滅,玉璽永不解封。嬴開城見陰謀不能得逞,便一怒之下血洗國都中城。

太子嬴開方跪伏在秦皇行宮哭訴著嬴開城在國都中城的種種暴行。秦皇站在玉階上久久不言,少頃喉頭一甜,一口鮮血沒忍住噴了出來,怒喝道:逆子,逆子,與禽獸何異,爾父在此,何不來軾。完便暈厥倒地。

“父皇、父皇”太子急忙喊道,“快傳禦醫!”

秦皇從此便一病不起,並傳上諭:軍國大事悉由太子決斷。

太子嬴開方秉政後立即代父傳檄下,檄文曰:朕自秉國以來敬修德,躬身懷民,盛武功而守土,開文治而下安。然有逆子嬴開城,毀宗社、軾血親,使國朝罹難,宗社蒙塵。國賊開城,謀朝圖政;陰結武士,弑母屠城,禽獸行徑不為道所容。今除此賊嬴氏族籍,下英雄皆可得而誅之,憑此賊首者,賞精玉千枚,實封萬戶侯。從此賊者黑旗門,朕誠邀下各門派共討之,滅其門,屠其士,以雪我國恥,黑旗門內物資、精玉、秘籍等,朕皆不取一毫,由各門派共分之。由此,下各大門派紛紛集結武士響應秦皇詔令。

不久後,秦軍光複中城,嬴開城火燒鹹陽宮後失蹤。

西黃山、扶搖宮、大覺寺、軒轅門四大門派聯手攻滅黑旗門,門中武士盡被屠。

秦皇傳詔退位,稱太上皇,傳國嬴開方,為秦武烈帝。

後來,秦帝嬴開方會同四大派,成立武盟以統領下武道修煉者,遍搜黑旗門餘孽。又在各個城池分置武盟殿,以武盟令為下武士統一標識,武士行走世俗以武盟令為證,無武盟令者視同叛逆,稱為黑武士。凡人皆可查驗武士武盟令,而武士殺凡人則會被武盟全力追殺。因此,武道修煉者在世俗凡人眼裏不再高高在上,又因嬴開城及黑旗武士禍國一事,世俗界對修煉者的態度也變成了畏懼、防範和厭惡。

請尊者查驗武盟令。村長咬破食指在山神塑像前的一個玉牌上用血寫了一個“令”字,這時玉牌突然發出了一道紅芒射向秦老三,片刻紅芒散去,玉牌上的“令”字消失不見。

“黑武士,居然是黑武士”眾人畏懼的看著秦老三,緩緩退後,有幾人已作勢欲跑。原來,這玉牌是由武盟殿所製,內有型陣法,有查驗武盟令和傳輸消息的能力,若所遇武士有武盟令,則玉牌會按照武士等級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若無武盟令,則玉牌文字消失的同時會將黑武士的消息進行傳遞,由武盟殿派人追殺。村眾人見玉牌上“令”字消失,便驚呼出聲。

“不要驚慌,他不敢難為我們,武盟殿高手馬上就到”村長呼道,又強裝鎮靜指著秦老三道:“姓秦的,我勸你乖乖束手就擒等候尊者發落,如若反抗就將是整個武盟的敵人,你應該知道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