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候知道十八歲就會成年,所以真的以為十八歲就是大人了,如今已二十有六,卻依然不減稚氣。
都三十而立,人到了三十歲才能真正的立住,如此來我還沒處在那種緊要關頭,可是總會有人催。
會有人告訴你,要做什麼工作,將來有什麼打算,要在哪裏買房,什麼時候娶媳婦,要不要安排相親。
才畢業一年,就被消磨的沒有了一點理想,北上廣倒都轉過一遭,最後還是留在了莊裏,可是莊裏也不是那麼容易待的,已經開始打算回到縣城去了,在縣城生活,還算中規中矩,沒那麼大的壓力。
其實一直以來的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隻是為了適應環境,家裏的大人把我送到校園,老師把我們關在教室,我便很隨大流的認真聽講,或聲嘀咕。
我知道我不在年輕了,但我也不承認我老,的確去大公司應聘的時候,同齡人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實習生或應屆畢業生。和他們在一起,好像自己又年輕了起來,對於他們的年紀真是極為的羨慕啊,活潑青春,有夢想,有挑戰,世界還是嶄新的。
可我麵前的世界已經是一個舊的世界了,好像還沒感受到陽光普照,就迎來了夜晚。在夜晚中,四周倒還安靜,空氣也算溫和。思緒也不再興奮。好像總也沒時間去認真的想些是什麼,因為所有有精神的時間都彌足珍貴的用來揮霍了。
以前從不會想未來會發生什麼,從最開始想著離開學前班後,一年級時什麼樣子的,到後來與之伴的三年級是什麼樣的?六年級是什麼樣的?初中是什麼樣的?高中是什麼樣的?複讀班是什麼樣的?大學是什麼樣的?畢業後是什麼樣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呢?
覺悟總是來的夠晚,總是後知後覺,好像在書中值得一提的一些年華,我不知不覺得在我身邊溜走了,回頭再看,這不是我想要的啊,可結果已是如此了。
成長中逐漸意識到兩個真理,一是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通俗點就是上不會掉餡餅。當然是真理,就有其發現與驗證的過程,好比學習的時候,沒認真聽,認真學。到了考試的時候還想著有所發揮,結果是真的不會寫,隻好連蒙帶編的草草收場,然後開始幻想所謂蒙的都對。
結果卻不盡人意,次數多了,也就發現了自己沒有賭神的潛質,不學是真的不會。其實學了也不一定能學的那麼到位,還是會蒙一些,逐漸對蒙題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隻是個概率問題。
話早就該有的對象也沒有出現,上不會掉,國家也不給分配,緣分還在路上,等不到的,終有一,還是自己去爭取了,才幸福了。。
二是在別人眼裏真的無關緊要,我看別人也是如此,所以即便是多好的朋友,也是不怎麼聯係,聯係也沒什麼可聊的。
時間不可浪費,有目的的堅持去做一些事,希望在三十歲的時候少一些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