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數(1 / 3)

一間簡陋的房屋內,有一名穿著粗布衣衫的少年伏在桌麵上,隨著視線,輕輕默讀著泛黃的書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少年看書看的很快,但有時又很慢。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讀到這,少年有些傷感,側頭向右,兩三年前,給他取名為難言,教他讀書寫字的老人就坐在這。而現在,這裏隻有一張椅子,空落落擺在身旁。

神色黯然的董難言無心再讀下去,但也沒有把書合上,扭身從無處插足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的書房,卻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稱得上是書盈四壁。

打開這本江湖誌怪,其中刀光劍影,快意恩仇,醒時縱馬飲酒,醉時登高賦詩,鬼魅精怪,動人傳,少年都看的津津有味,仿佛置身其中,一時入神。

太陽要落山了,漸漸昏暗的色讓董難言回過神來,看著桌上半截蠟燭,想了想,還是沒有點燃。合上書,少年走出屋子,在庭前的果樹下一躍。

嘿。

一顆果子。

少年心滿意足,出門了。

走進前街的鐵匠鋪子裏,熟練的收拾完屋子,董難言知道鋪子裏的主人又去聽書了,檢查一下門窗都關好後,轉身離去。

坑坑窪窪的青石路上,看起來還沒到束發之際的瘦弱少年,背著一個有他半人高的背簍,穿著一雙縫縫補補的破爛布鞋,手中拿著個鐵頭木把的魚叉,在冷風中縮了縮脖子,九十月的,風也有些冷澀消寂,不再像夏日那樣舒適輕柔。

勒了勒肩上的背帶,董難言彎下腰將鑰匙放進鋪子門口的大水桶下,起身向鎮外走去。

離南鎮本就不大,與其是鎮子,不如是大點的,近些年來逐漸繁華的大村落。

當初信南國的皇帝老來得子,而且還是雙胞胎,兩個兒子,這可把皇帝給高興壞了,對兩個皇子百般溺愛,連上朝都要懷抱兩個皇子,讓人覺得荒唐。

然而更荒唐的是,皇帝死前為了兩個皇子都照顧到,更是下旨,信南國一分為二,分出來一個南信國,讓兩個皇子都繼承皇位!

這可是樂了皇子苦了大臣,許多大臣覺得荒謬,聯名上奏給皇帝,此事不可,勞民傷財,於情於理都有待商榷,請陛下三思,結果皇帝卻是勃然大怒。

“這信南國的下是誰的?我的!老子怎麼做,就怎麼做!”

皇帝龍顏大怒下,將阻攔此事的大臣或斬首或貶職流放,至此再無人敢有異議。斬首的大臣不必多,貶職流放的大臣們因為心灰意冷,不願待在如此荒唐的國家,就選擇了一分為二的兩個國家中間相鄰又無人管轄的荒蕪之地居住安定下來,把此地取名為離南。

也就是,現在這個鎮裏的尋常百姓,大都是“前朝”官宦之後。

然而世事無常,淪落至此,大臣們紮根的離南土壤貧瘠,僅靠糧食根本不能維持這些大臣連同家眷的日常飲食。離南,南信兩國,更是懶得管這幫貶職流放之人的死活。

於是隻得另謀出路,恰巧這片貧瘠之地附近有一湖泊,湖泊裏魚類繁多,正好夠這些遠離家鄉的苦難之人以此謀生,十幾年的發展後,漸漸的此地成為了村落,人們以捕魚為生,也不願與外界接觸,自給自足,仿佛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裏。

但誰也沒有想到,好景不長,十幾年後,桃花源裏,竟是有了妖!

在一次日常入湖捕魚的時候,村民的船行至湖心,正要收網捕魚時,驀然間湖水裏出現了兩個燈籠般大的亮光。

緊接著,船下水裏有一片陰影掠過,望不到盡頭。

在一連串“嘶嘶嘶”的聲音傳出後,就再也沒有了湖心捕魚村民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