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逢難 1(1 / 3)

明朝嘉靖年間,朝綱腐敗,貪官汙吏得寵,民不聊生,尤以沿海地區,倭寇橫行,人民生計艱難

這一日,夜已將深。福建泉州知府家中卻仍是燈火通明。廳堂中仆役,丫鬟,家丁木然肅立,皆有愁苦之色。而居中一把太師椅上坐著一人,約莫四十歲年紀,眉目和善,鎮定自若。旁邊有一中年美婦和一十歲男孩,此人正是知州季安之。

“杜管家,消息隻怕是不假,你們已經追隨我多年,不必陪我赴難,帳房每人取一百兩銀子,現在立刻就走”

一名約莫五十多歲管家裝扮的老者道:‘我已追隨老爺多年,也已一大把年紀,生死之事,早就看的淡了,而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實不願離開老爺。’

餘下眾人皆為季安之多年家仆,他平素待人寬厚,登時多人叫嚷,絕不離開老爺獨自逃生。

季安之擺了擺手道:‘大家不必做無謂的犧牲,你們都有父母子女,回家好生過活,任何人都不準留下。現在立刻動身,隻帶必需品,走吧。’

旁人還待再,季安之卻已麵向那中年美婦道:‘琪兒,我們倆已成婚近二十年,有你在身邊,乃是我生平最寬慰之事。你又為我生下雲兒這個好孩子,我實在對你感激不盡。平素每有艱辛為難之事,每念及你母子二人,我便覺心安。你們倆實在是我精神之依靠,隻是這一次我恐怕凶多吉少,以後如無再見之日,照顧雲兒長大成人的重任,要落在你身上了。’

那美婦淡淡一笑:‘安哥什麼話來,你我夫妻一場,雖已有二十年之久,至今卻仍如年少初戀時一般情重。今生能與安哥攜手,已然心滿意足,你一旦有何不測,我絕不獨生。’

季安之道:‘我也知你情義,隻是不忍雲兒一同受累。’

那美婦揮手道:’我娘倆但求與夫君相隨,生死榮辱,卻也不放在心上’。

堂中突然有一人鼓掌道:‘季大人及嫂夫人之大義,令人敬佩。’

這時眾人才驚覺大廳之中赫然已多了一人。

而居然沒有一個人看見他是何時進來的。

季安之霍然站起,聲音發顫:‘蕭兄,你怎麼來了!’他識得此人名叫蕭朗,丐幫第五十七代幫主。生的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目光中英氣逼人。幾年前季安之率人抗倭之時,蕭朗曾於他有救命之恩。

季安之又對眾人道:‘大家趕緊去收拾一下,盡快離開。’

蕭朗道:‘在下得知消息,朝廷奸人欲陷害大人,故趕來相助。如消息屬實,恐怕大人這次極難周旋。’

季安之黯然道:‘我在泉州十年,自問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住百姓。對內疏通經濟,對外抵禦倭寇,保家衛國,怎知卻是如此下場!’

蕭朗道:那奸相嚴嵩,給大人編織的罪名之中道大人公報私仇,擅自挪用庫銀,私募人眾。

季安之道:‘我確是曾私用庫銀,但當時所募鄉勇及江湖俠士抗擊倭寇,所需費用巨大。其時倭寇勢大,眼看泉州百姓危急,不及上報,隻得從權。沒想到嚴嵩竟從此下手,誣告於我,哎,,’

蕭朗道:‘我聽下一任泉州知府,名叫嚴敏如,乃是嚴嵩之侄,所以大人是一定要打倒的。’

‘嚴敏如不是去了西安嗎,怎地到了此處。’

蕭朗道‘那還不是大人這幾年將泉州整治的極為富庶,而且近幾州倭寇橫行,,可以有明目向朝廷索要軍費,據老賊私下資助掌控倭寇,助其勢力擴張,另一方麵,利用手中職權克扣不聽從他的軍隊軍餉,一應物資不全。以致人心渙散,無力打仗。而一旦打了敗仗,他又會誇大其詞,以治倭寇不力治罪。他已用此法讓多位參將革職,下獄。而所換之人,不言而喻皆為老賊心腹了。’

季安之眉頭緊鎖,道:‘我一直以為嚴嵩雖奸惡,但食君之祿,仍應以家國社稷,黎民百姓為重。’

“嚴嵩之奸惡,恐非大人所能想象。民間傳聞,他私下控製部分倭寇,為其所用。每有需要,便指使倭寇行凶,再以此為借口,索要軍費。朝廷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還將他視作忠臣良相,當真可歎。依我推斷此次陷害大人,絕非單純為嚴敏如謀利。而且,他也絕不會讓大人活著到京城受審。我與大人神交多年,特來相助。”蕭朗頓了一頓又“在我所識之人中若論見識及氣度,鮮有人能比得上大人,這些就算我不,大人也必明了。依我之見,大人和我一同北上,以圖安身,日後再做打算。

季安之道:‘我也知蕭兄厚誼,但自古讀書人以名節為重。我若私逃,嚴嵩定然會我畏罪潛逃。在下人麵前,我倒顯得理虧了。’蕭朗點了點頭。季安之道:蕭兄,我縱然死,也要死的有尊嚴。我不想死在逃跑的路上。本來我唯一不舍的是雲兒,但蕭兄前來,我心中一塊大石落地,有蕭兄在,定然可以將他教養成人。’

這時蕭朗突然道:‘有人來了。’眾家丁,武師已拿起武器,準備迎戰。

過了一會,果然有大隊人馬開到,卻是官兵,約有三百餘人,手執火把,四下圍住,衝入院內,二話不,便與武師鬥在一起。

眾武師雖然寡不敵眾,但人人奮勇,官兵雖人多,卻不敢拚命。一時之間,倒也奈何不得。

就在此時,又衝進來一隊黑衣武士,手拿倭刀,一麵嚷著要救季大人。

為首的軍官大喊道:‘季大人果然私通倭寇,膽敢拒捕,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