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怎麼妥協(1 / 3)

<()

嶽副縣長知道關雲天這是明知故問,“當然和你們昌達集團有關,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告訴你吧,洪縣長責成我來找你,就北部山區的采礦問題跟你溝通。”

        “溝通?哦,嶽縣長有什麼指示?請講。”關雲天道。

        “情況是這樣的,北部山區的采礦項目,縣長是鐵了心要往前推進,即使我們反對也無濟於事,所以,這件事你看看能不能妥協?”老嶽道。

        “請嶽縣長明示,需要我們怎麼妥協?”

        “停止舉報,不要做那種無謂的抵抗。我這樣說,似乎不太恰當,但事實就是如此,即使你們繼續舉報,我估計最終也阻止不了這個項目的實施。”

        “嶽縣長,我首先要再次重申,昌達集團沒有人寫舉報信,如果因為舉報之事溝通,恐怕縣領導找錯了對象。另外,不是不給老領導麵子,我跟縣府辦的賈主任已經明確表示,昌達集團反對北部山區的采礦項目,這個觀點至今未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老嶽點點頭,“說實話,在洪縣長交給我這個任務的時候,我是不願接受的,但作為副手,領導發話了,我又不得不硬著頭皮找你溝通,不過,在來之前我就基本猜到了結局,所以,你這些話我都能理解。”

        “謝謝嶽縣長!我們這樣做並不是故意不配合縣府工作,你知道,北部山區的農業扶貧項目來之不易,如果在那裏采礦,整個項目就完了,縣府可以不考慮昌達集團的損失,但北部山區四萬村民,他們全指望農業項目為他們增加收入,一旦農業項目遭到破壞,後果不言自明。”關雲天道。

        “提到這個問題,我倒想問問,采礦不是也可以為村民增加經濟收入嗎?”

        “不可否認,采礦可以為一小部分村民增加經濟收入,這也是你所說的有村民支持采礦項目的原因,但大多數村民將減少,甚至失去收入來源。”

        “何以見得呢?”

        “拋開采礦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不說,單論村民就業這一塊,采礦和選礦的生產崗位肯定也要用到一部分村民,但那些崗位都隻有強勞動力才能勝任,所以,村裏的青壯年可以在采礦項目中受益,可是,青壯年在全部村民中所占比例才多少?依靠他們的收入帶動全體村民脫貧致富?簡直是天方夜譚!”

        “那倒是,憑想象都能知道,一般勞動力勝任不了礦上的工作。”嶽副縣長道。

        “再看看我們的農業扶貧項目,從黑桃樹的田間管理、收獲、儲存、加工,再到後來間作的中草藥,可以說每個村裏但凡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村民,都有工作可幹,都能保證一定的經濟收入,農業扶貧項目幾乎覆蓋了北部山區的每個家庭,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嶽縣長,請你對比一下,在北部山區,農業扶貧項目和采礦項目,究竟哪個更重要?”關雲天道。

        “搞采礦項目,有一小部分村民也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經濟收入,但大多數村民將失去收入,農業扶貧項目惠及所有村民,這個事實是不用質疑的。”嶽副縣長雖然並不分管農業和工業經濟,但北部山區的農業扶貧項目他還是知道的。

        “不僅如此,即使村裏的青壯年,也並非為了多掙幾個錢,都願意去采礦工地和選礦廠上班,因為他們知道,那裏的工作環境跟他們現在的工作崗位根本沒法比!”關於這方麵情況,是關雲天從他在村裏的兩位老同學那裏了解到的。

        “現在條件稍微好一些了,有些人就不願再吃那個苦了。”

        “時代在發展,村民們的思想意識也在進步,他們現在也知道環保是怎麼回事兒了,誰不願意生活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藍天白雲的環境中?采礦項目一旦實施,現在的環境必將遭到破壞,鄉村公路經不住礦山重車的碾壓,不出一個月,通往山區鄉鎮的公路,又將坑窪不平,泥濘不堪。這些事,都是村民不願看到的。”關雲天當著嶽副縣長,把采礦項目的害處陳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