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陣陣,烏雲翻滾,很快就暗了下來。皇城內,早早點燃的路燈昏昏欲睡睡,隻有明明滅滅於殿內的宮燈,在菱花格的窗欞中閃著迷離的目光。
秦八卦緊隨著奔跑著的官轎,途經長春宮、大明宮、寶皇宮,進入應門,經登聞鼓台,來到大都督府前的一大空坪處停下,這裏的地麵全用大塊特製宮磚鋪切而成,這在當時,可謂是絕對的奢侈。
往日裏,官員早朝都依規在此下轎,然後在掌管朝會、賓客的大行令官引導下,排成一條長龍,依序步行,經躍龍宮、文明殿,來到九龍殿內。再依照文官東列,武官西列站好。
今日是皇上的愛妃生日,故而格外開恩,讓四品以上的官員,於戌時前到達閩音閣觀大戲,據這在閩國前所未有。
閩音閣位於九龍殿東側,是閩國皇城內唯一的大戲樓,也是閩國最大的戲樓。始建於王延翰(王審知長子)時期,是一座專供閩皇及皇後、嬪妃們觀戲之用。王延鈞稱帝後,大修過一次,後又經多次裝修,且一次比一次裝修得豪華。王延曦登基後,再次大修,現已是奢侈無比,閩國官員都以能到此觀戲為榮。
皇城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隨處可見甲胄跨刀的大內侍衛。路上還不時出現一隊隊持戈操槍的巡邏兵士。
秦八卦習慣性地勘查著周圍的一切,他在心裏計算著侍衛的間距與巡邏兵士出現的間隔。以他的經驗,皇城內若真有什麼動靜,一般人絕難逃脫。
秦八卦剛剛到達登聞鼓台,就看到一乘八人抬大轎在大都督府前的空坪處停下,從轎上走出一個身著一品官服,身材臃腫的老頭。因為風大,他低著頭,躬著身,而且隨行的差役,立即上前為他擋風,簇擁著他快步向閩音閣而去。
隨後又來了一乘十六人抬大轎,緩緩停在了大都督府前,從轎中走中的卻是一個身著二品官服,胡須花白的幹老頭,這個老頭出轎時,目光朝左右一掃,正好與秦八卦的目光撞了一下,秦八卦不由心裏一震,頓有火花飛濺之感。隨之,幹老頭在多名差役的前呼後擁下,朝著閩音閣快步而去。
秦八卦下山時,曾聽羽客師傅起過,閩國自從王延鈞稱帝後,官製處處仿效唐製,就連轎馬輿蓋都按唐朝的規格,所有的官員誰也不敢僭越。而眼前,秦八卦所看到的可不是這樣。一品官員隻乘八人抬大轎,二品官員卻乘十六人抬大轎,這明顯不合規矩嘛。
轎夫們到了大都督府後,他們的活便算完成了一半。由於暴風雨將至,大多數轎夫都把空轎抬回宮內,等戲完之後再到此處接送官員回家。而有些轎夫卻在此駐足,他們或坐或站,歇口氣再走。
秦八卦身邊站著一位青壯轎夫,他身著特製粗布米色褂衣,如水浸泡,他將褂衣從身上脫下道:“這些鳥官從來隻顧自己,不管下人死活,太可惡了!”
“請問轎夫,可知那位幹老頭是誰?為何二品官卻乘上十六人抬大轎?”秦八卦和氣地向身邊那名轎夫打聽道。。
那名轎夫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身穿道服手持拂塵的秦八卦,然後以一種見多識廣的口吻回答道:“看你這模樣就知道,你是初到閩都的道士。實話告訴你吧,那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元從使李霸。你知道尚妃麼?今晚皇上親自登台,就是為她生日獻演哩。尚妃就是前麵那個胖宰相福爺的女兒,胖宰相有今日,就因為認了李霸做了幹爹,女兒才嫁給了皇上。胖宰相叫尚萬福,真是個有福的人呀。他家財萬貫卻從不彰顯,升任宰相卻堅持隻乘八人抬大轎。”
“原來他就是福爺。”秦八卦驚詫道。他忽然回想起,自己下山時,師傅對他過:“此次閩都之行,凶險重重,必要時可以請福爺幫忙,此人樂善好友,師傅與他雖隻有一麵之緣,卻能感受到他的坦蕩胸懷。”他心想,一個身材臃腫大腹便便的老頭,能有多大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