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份,是位心理評估師,為什麼不用“谘詢師”三個字,我並不想出來,由你慢慢發現。
我的工作,既和心理學有關,又與傳統谘詢師無關,這主要是因為,我遇到了個奇葩的人,開了家奇葩的餐廳。
餐廳名為“ffeeand茶”。
“咖啡茶”提供西式簡餐和咖啡,中式糕點和茶,餐廳的裝修風格也分為二,客人進入大門,眼便能看到,左邊是中國風格,屏風珠簾,紅桌木椅,油紙傘。右邊是西歐風格,沙發帷幔,華麗高雅,大吊燈。
而中間,則是類似酒吧裏的,巨大的圓形吧台,吧台裏有1位調酒師,分散圍成圈,提供各類美酒。吧台外,每位調酒師對麵,可坐人。
但是這家餐廳卻不是以進餐品酒為主,而是與心理調養有關。“心理調養”這個詞,是老板自創,這也是我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
但最大的原因是,“咖啡茶”並沒有明白的告訴你,我們的員工都是持有資格證的心理谘詢師。而是每個員工,在和客人聊的過程中,發現對方的問題,潛移默化的引導客人走出心理矛盾。
據老板,他是受到了,中醫當中“治未病之病”的啟發。
而我,卻看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善意。
些較隱私的問題,餐廳二樓還有獨間雅座兒,客人也會慢慢的發現這家餐廳的與眾不同,而帶來苦惱的朋友。
我便是這樣家,中餐、西餐、酒吧、心理治療,四合的奇葩餐廳,當中的名吧台調酒師。
燈光昏暗,輕音樂響起,秘密從口中吐出,4時營業,時刻為你存在。
我的名字,何琛。
何琛今日如往常樣,站在自己的調酒師位置,為坐在他對麵的人,排憂解難。
女孩看起來二十幾歲,頭黑色長發,甩在肩後,外麵色漸冷,已是深秋,女孩穿著毛呢披肩,帶著毛呢貝雷帽,點了杯果味雞尾酒。
女孩唉聲歎氣的坐在座位上,何琛邊調酒,邊溫和的微笑:“這杯雞尾酒,是我最新的研究,專為使樣的微笑存在。”
女孩聞言笑:“是這樣的微笑嗎?”
何琛把調好的雞尾酒推到女孩麵前,點點頭,表示肯定。
女孩端起酒杯,酌口,微笑道:“甜甜的,味道真好。”
何琛笑笑:“你喜歡,就最好。”
女孩放下酒杯,單手把玩杯柄,粉色的酒透過玻璃,在昏暗的燈光下跳舞:“我的姐妹推薦我來這裏,這裏的哥哥人美嘴甜,果然如此呢。”
何琛坐了下來,給自己倒了杯威士忌,微笑道:“因為每個人,都值得被嗬護。”
女孩抬起頭,看著何琛:“我給你講個故事,你願意聽聽嗎?”。
何琛喝了口威士忌,溫柔的眼眸眯成了月牙:“我的榮幸。”
倆人隔著吧台,昏暗的光線,優雅的輕音樂,人杯酒,女孩露出羞澀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