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3)

薛平三十有五,生的文質彬彬,隻是官場沉浮多年,愈發謹慎,反倒沒了年輕時瀟灑風流的氣韻。

這會兒,薛平剛下朝,連官服都不曾換,便被張氏安排的婢女引到永福堂來,原本是要圍觀薛婉如何頂撞祖母,卻沒想到,還未進屋,便聽了這一耳朵。

“母親。”薛平進屋,恭恭敬敬地朝母親一拜,張氏忙帶著兩個孩子朝薛平福了福身。

張氏:“老爺……”

薛瑤和薛寧亦稱了爹爹,薛婉也拜了拜,既沒有張氏的誠惶誠恐,更不如薛瑤和薛寧叫的親熱。

張氏眼看薛平臉色不好,忙道:“三個孩子肯定餓了,周媽媽,你先帶著哥兒姐兒到偏廳用膳。”

周媽媽是張氏身邊的老人了,忙應聲,帶著三個孩子下去了。

薛平待三個孩子都走了,才低聲道:“葉家是世代簪纓的大家,葉三郎君子端方,於婉兒可是好姻緣啊,母親緣何反而不肯?”

薛老太太冷哼一聲,渾濁的眼裏帶著一絲慍色。

“我豈不知葉三郎是大大的好姻緣,隻是正因如此,反倒叫我狐疑。你雖是三品侍郎,但那葉老太公致仕前可是兩朝宰輔!葉三郎論品貌才幹,滿京城什麼樣的人家找不到?為何會獨獨惦記咱們家大姐兒?”

薛平微微一愣:“這……想來是婉兒的才貌……”

這話到一半,薛平自己都要不下去了。

薛婉若論相貌,那確實是花容月貌,打扮起來豔冠京華也未可知,但才學,實在差強人意。她自從模樣到性子,都與生母隨了個十成十,縱然母女倆緣分淺,打一出生就沒見過,但卻絲毫不妨礙薛婉自對舞刀弄棒的熱愛。

張氏輕輕咳嗽了一聲,道:“許是婉兒上回在成王府雅集時,被葉三郎相中,也不得……”

“那樣羞辱門風的事你還敢再提!”薛老太太聽張氏提成王府,頓時氣得臉色蠟黃,出氣多進氣少,張氏忙止了話頭,又是順氣,又是遞茶盞的,才讓薛老太太又穩住了。

薛平見老太太身子不爽利,也不敢再提,隻好拱手告退。

另一邊,薛婉尚不知道這些,隻和薛瑤薛寧圍了個桌,用早膳。

永福堂的早膳寒酸的很,四碟子醬菜、一大盆白米粥另有兩樣花卷饅頭,京中略富庶些的平頭百姓,也差不多了。

薛婉本是吃得慣的,她上一世隨沈淮安屯兵漠北,吃的還不如這個呢。

薛瑤和薛寧都是張氏所出,薛瑤十三歲,已初有了些模樣,也漸通人事;薛寧才十歲,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卻也硬著頭皮,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薛婉不得不,單就□□兒女一事,張氏還是很稱職的。

薛家向來重規矩,食不言寢不語,三人坐一桌,吃的極快,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各自吃好拜別了。

薛寧要上隔壁沈大人家的私塾,薛婉和薛瑤無事,於是結伴回自己的院子。

“聽娘的意思,大姐姐的婚事隻怕是有著落了。”

薛瑤親切地挽著薛婉的手臂,一張秀氣的臉帶著些揶揄和笑意,她方才特意屏退了丫鬟,和薛婉“體己話”。

“隻不知我未來的姐夫是什麼模樣,當不當得起姐姐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情誼!”

薛瑤生的像極了張氏,眉眼細長,溫婉秀氣,生一對梨渦,起話來,眼裏都帶著笑,怎麼看都是和藹可親的。

上輩子,薛婉正是被薛瑤這樣的麵孔給騙了。

爹爹的每一門親事,薛瑤總是自告奮勇的去幫她打聽,不是張家有個貼身美婢,就是李家婆母不好相處,薛婉聽著薛瑤的話,拒了一門又一門的親事,直到年歲長了,愈發尷尬。

此時,薛瑤將沈淮安成絕世的大英雄,還自告奮勇的幫她鴻雁傳書,互道情誼,比紅娘還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