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學習知識 上(1 / 2)

上一章分析了如何學習技能,這章分析如何學習知識。

不過分析後才發現,技能的學習實際上是從知識的學習開始的。

而知識的學習是到技能是使用為止的。

技能和知識卻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麵。

當然這兩個方麵還有一個共性,就是累積。

技能需要器官程序的不斷累積,最終達到可以供篩選的地步。

比如開車的人如果腳這個器官沒有踩這個程序,也就是不能調用踩的這個動作。

那他很難或者無法完成踩刹車和油門的這個步驟,最終也無法完成開車這個技能。

因為而踩這個程序或者這個動作是在以前運行,或者遊戲,甚至是走路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

因此才能直接調用這個程序。

實際上學習知識也是一樣,它也需要累積。

不過它累積後存儲這個的地方的器官是大腦,需要調用時也是從大腦直接調用。

這裏還需要掉回頭下什麼是知識。

知識在生物電腦中包括,知識內容的輸入,知識內容的存儲,知識內容的轉換成自己的內部程序,內容程序的調用。

然後我發現,技能大程序的形成過程就是一次知識的學習過程。它包括:技能的輸入,技能的存儲,技能的內部程序的形成,技能操作的反饋校正,技能程序的最終形成。

之所以前麵忽略了,是因為這個知識輸入的非常少,而其操作非常繁瑣,也就是調用的器官非常多。

而我之前理解的知識大多數成了書本上及課堂上的知識。

這些上麵的知識輸入的量非常大,但是多數卻是無法操作的,調用的器官及運行的程序也非常少。

因此應該把學習分為知識的少量輸入及大量器官程序的調用,和大量知識的輸入及少量器官程序調用兩類。

為了方便分析,我把前一類和後一類分別命名為A類和B類。

我也時刻在想,是否有一種學習是A類和B類兩種學習的集合呢?

思考了良久之後我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到,隻有兩類都走極端端,卻很難兩類都非常多。

因此分析為一旦學習總有側重點,生物電腦的PU在單位時間內最會更側重於一點。

技能類屬於A類學習,隻需要很少的時間學會知識,其餘大量的時間是練習程序的調用。

而我們課堂學習或者書本學習則屬於B類學習,那B類學習的具體特點應該是什麼呢?

大量的知識輸入及少量器官程序的調用。

實際上這樣不嚴謹,因為此外還有一些特點。

因此我將其特點進一步劃分為:1知識的輸入;;知識的整理;知識的存儲;4知識轉化為內部可以調用的程序,5,少量器官的程序的調用,6,內部程序的調用。

進一步分析,B類學習的難點應該在於:1,知識的存儲;;知識轉化為內部程序;知識的調用。

如何學好B類學習,首先解決的就是這三個難點,而知識的存儲和調用又應該屬於同一個難點,因為調用的輕鬆程度應該取決於存儲。所以解決的難點可以合並為兩個難點:知識的存儲調用及知識轉成內部程序。